时间:2018-03-05 13:36:49
导语:俗话说:江山轮流坐,今日到我家!家天下贵为皇帝的家族,也不过几百年历史!可是中国有多少姓氏呢?网曝中国血统最纯正的姓氏怎么回事?据悉,研究统计,先秦时代的姓只有35个,这35个姓是最具华夏纯正血统的贵姓,它们分别是姜、妫、姚、赢、姬、偃、董、防、妘、姒。子、秃、任(妊)、风、归、姞(jí)、隗、彭、曹、芈、衣、漆、曼、斟、酉、熊、允、滕、祁、巳、葴、荀、僖(嬉)、儇、己。
中国血统最纯正的姓氏
这35个姓是最纯正的中华“贵姓”,看看你的姓是不是其中之一
说到姓氏,每个中国人都有,据统计,现在中国的姓氏超过五千多个(这还不包括元朝、清朝等少数民族改的汉姓),每一姓氏都有承载着血脉的传承历史。
姓氏到现在是混为一体,不作区分,只是标志血缘关系,没有高低、贵贱、尊卑之分。
但是秦朝以前,姓氏是分开的,而且贵贱尊卑有别。
姓氏最早起源于中国远古时代部落的名称或是部落首领的名字,姓主要是用来区别婚姻,氏用来代表等级地位,尊卑贵贱,所谓“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比如战国时代大诗人屈原,屈是氏,他的姓为芈,跟芈月同姓,实打实的楚国贵族。
姓一般世代不易,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爵位等改变。譬如上古时代华夏民族大姓:姬姓,它下面就有诸如孟孙氏、仲孙氏、叔孙氏、后氏等氏,孟孙氏发达后又再分氏,如子服氏、南宫氏。
黄帝像
在秦朝以前,有姓氏的人少之又少,譬如夏朝、商朝、周朝三代贵族才有姓有氏。底层阶级无姓氏,譬如我们熟悉的盗跖、疱丁,都是职业加名,没姓也没氏。
根据清朝大儒顾炎武及茆泮林研究统计,先秦时代的姓只有35个,它们分别是姜、妫、姚、赢、姬、偃、董、防、妘、姒。子、秃、任(妊)、风、归、姞(jí)、隗、彭、曹、芈、衣、漆、曼、斟、酉、熊、允、滕、祁、巳、葴、荀、僖(嬉)、儇、己。
可以说,这35个姓是最具华夏纯正血统的贵姓,倘若各位有谁的姓是其中之一,只要你祖宗不弄虚作假,你足可以自夸为华夏正统了。
到了战国末年、秦朝之时,因为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为便于统计人口户籍、赋役等,天下人都能拥有姓氏,而此时姓氏也合二为一,混为一谈!平民老百姓给自己加了贵族们的姓或者氏的,比比皆是。
这一点和近代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很像,日本平民、贱民以前也是没有姓氏的,为了征兵、征税、制作户籍等的需要,日本明治天皇在1870年颁布《平民苗字容许令》,容许以前不准拥有姓氏的平民、贱民们拥有姓氏,所以五花八门的姓氏一下子全冒出来了,譬如“田中”、“山口”、“渡边”、“井上”等。
农民起义
等到秦末农民起义,一大批曾经的底层平民转身一变,成了帝王、贵族阶层。自此之后,各姓的荣辱贵贱随着改朝换代风水轮流转。而之后基于帝王恩赐以及贬损的改姓、甚至某些家族自发改姓也时常可见。再到后来,魏晋南北朝以及后面的五代十国、元朝、清朝,越来越多的异族进入中原,改为汉姓。因此,姓氏已越来越不能承载贵贱之分,而且也越来越混乱了。
到了现代,姓除了标记血脉以便通婚外,可以说是往单纯的符号方向发展了。
中国血统最纯正的姓氏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五大姓氏,正宗的皇室血统,看看有你吗?
1、黄姓
黄姓的主源有两支,均系以国为氏:一支出于金天氏少昊。传说上古时少昊的裔孙台骀,任水官之职,帝颛顼在位时,被封在汾水(在今山西省汾水流域),成为汾水中的水神。台骀的子孙后来分别建立了沈、黄等几个小国。其中的黄国在春秋时为晋所灭,黄国的子孙以国为姓,奉台骀为黄姓始祖。另外一支出于嬴姓伯益。伯益在虞舜时为东夷部落的首领,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赐姓嬴氏。相传伯益的后裔有14支,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在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公元前648年,黄国为楚所灭,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姓黄。有的姓氏书中说这支黄姓是陆终的后代。
陆终也是嬴姓,陆终的后代,受封于黄(今河南潢川县西),公元前648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查考古书,伯益是颛顼的玄孙,陆终也是颛顼的玄孙。因此,无论这支黄姓出于伯益还是出于陆终,都是帝颛顼的后代,属以国为氏之姓。
2、孙姓
孙姓的来源主要有三支,分别出自姬姓、芈姓和妫姓。
西周初年,武王姬发封其同母弟康叔于卫(今河南淇县)。卫康叔的8世孙卫武公有个儿子叫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字武仲,他以祖父的字命氏,即孙氏。此为姬姓之孙。
春秋初期,楚国王族、名相孙叔敖(芈氏,名敖,字孙叔),刚正清廉,死后其子生活困难。楚庄王听说后把寝丘(今河南沈丘县西南)的一块地赐给孙叔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子以父字为姓,奉孙叔敖为孙姓始祖。因楚国的祖先为芈姓,故称此支孙氏为芈姓之孙。
妫姓之孙出自春秋时齐景公的大夫陈无宇。他是从陈国逃到齐国的陈公子完的4世孙。无宇之子书,字子占,因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封于乐安(今山东博兴县)。后因乱,孙书之孙孙武逃到吴国为将,举世闻名的《孙子兵法》即孙武所著。孙武的后代孙膑也是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
3.李姓
李氏系由理氏所改,是嬴姓颛顼的后裔。颛顼高阳氏的后裔皋陶在尧舜时任大理(掌管刑法的官)之职,以官命族为理氏。商朝末年,理徵因直言犯谏触怒了纣王,得罪而死,其子理利贞为避难逃至伏牛山区的伊河流域,靠吃木子(木本植物的果实)得以保全性命。为感谢“木子”保命之功,又因理、李同音之故,遂改理氏为李氏,后定居于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不断发展繁衍。据唐人林宝《元和姓纂》记载,道家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的老子即是李(理)利贞的11世孙。
4.周姓
周姓是一个来源纷杂的姓氏,主要源出以下几支:其一,黄帝时周昌的后代。其二,商代太史周任的后代。其三,后稷的后代。由于周昌、周任的世系已不可考,因此一些姓氏书中把周姓的起源下延至周代,把周文王奉为周姓始祖。文王为姬姓,而姬姓的始祖则是后稷。后稷(名弃)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帝舜时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别姓姬氏,是周族的开创者。后稷的裔孙古公亶父自邰迁至岐山下的周原,从此称为周族。古公亶父的曾孙姬发(即周武王)攻灭商朝,建立了西周。
西周传12王,至东周平王时,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市)。周平王有个儿子叫姬烈,被另封于汝南(今河南汝南县),被当地人称为周家,后来演化为周氏。周庄王时,周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企图杀死庄王另立公子克,事泄被杀,他的后代也称为周氏。公元前256年,周朝为秦所灭,周赧王被废为庶人,迁到惮狐(今河南临汝市西北)。当地人称其为周家,他们遂以周作为自己的姓氏。其四,少数民族改姓。北魏时期代北地区的普乃氏、贺鲁氏,北周时的普屯氏后来都改为周氏。其五,姬姓所改。唐朝先天年间,姬姓为避玄宗李隆基名讳而改姓周。
5.张姓
张姓是中国大陆第二大姓。最早出自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姬姓。是炎黄子孙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姓源自于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孙的挥公。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又据《元和姓纂》所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由上这两条史料的记载可看出,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这一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张姓,因挥住在尹城国的青阳,亦即清阳,清阳在清河以北而得名(今河北清河县东),是为河北张氏。
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其中,以迁居韩国的张氏影响较大,历代都有入朝为官的。韩国始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后南迁宜阳(今河南宜阳县韩城),又迁阳翟(今河南禹州),最后迁至郑 (今河南新郑)。赵国初都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迁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最 后又迁邯郸(今属河北)。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大梁(今河南开封市)。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中国血统最纯正的姓氏
你姓什么?估量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那么,你知道你的姓从和而来吗?你又知道你的老祖宗是谁吗?下面的几张图能让你全部都搞清哦!
姓的发生,从史书上看,先秦期间的《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周语》记载“我姬民出自天鼋”,由此阐明姓是代表有一起血缘关系种族的称谓。
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规则,“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晋剧》)。古人很早就懂得近亲婚配会发生不良子孙的道理,为区分男女姓的异同然后决议嫁娶与否,在女子称谓中标明姓即是十分必要的了。由此可见,姓的作用在古代首要即是“别品种”“别婚姻”。
据考古学材料标明,西周铜器铭文中,能够清晰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进入父系社会今后,汉族姓氏基本以父传子的父系血亲传承为主。但汉族姓氏文明跟遗传学上的父系基因传递也不是彻底重合的,有少量破例:
1.赐姓因赐姓而改姓的少量人口,有帝王赐臣下姓、主人赐家丁姓、师父赐学徒姓等少量状况(此类状况不改动被赐姓者炎黄子孙的身份)。
2.改姓因突发社会变故而改姓避祸(此类状况不改动被赐姓者炎黄子孙的身份)。
3.别的民族归化汉族后改原氏族为姓,此类姓氏起源于别的民族(此类汉人从母系来讲,同样是炎黄子孙)。
4.别的民族归化汉族后改随汉姓,此类为同姓不同源(此类汉人从母系来讲,同样是炎黄子孙)。
格外注明:中国姓氏的来历有多种多样的途径,开展过又通过聚散演化,状况十分复杂,有的姓氏,自何时,源于何人,说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