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闻异事

新疆考古发现黄金墓葬

时间:2017-12-11 19:54:19

导语:君不见古丝绸之路繁华今何在?君不见埋葬新疆地下黄金墓群?重大消息,重磅新闻:新疆考古发现黄金墓葬 黄金数量之多 震惊环宇!据悉,在新疆见到这样的墓葬,这是一座震惊全国的黄金古墓,深度超过7.1米的古代墓葬。出土的文物有8块虎纹金牌,4条虎纹金带,1快金狮牌,还有一些金珠、金花等,一共200多件,其中的1快金狮牌,就有近1吨的重量,这是发掘出的黄金制品,全国数量最多、重量最大,被人们称为“黄金大墓”。

新疆考古发现黄金墓葬

揭秘新疆黄金大墓?1976年,铁道兵建设南疆铁路。在修建鱼儿沟火车站时,发现了一大批古代墓葬。随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对墓葬进行了系统的发掘工作。然而,在发掘的八十多座墓葬中,出现了四座前所未见的墓葬,其中一座墓葬的规模之大,黄金数量之多,重量之大,前所未有,令人瞠目结舌,震惊全国,震惊世界。由于各种原因,至今也没有发表全国的考古报告,至今一直鲜为人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

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人员第一次在新疆见到这样的墓葬,这是一座震惊全国的黄金古墓,深度超过7.1米的古代墓葬。出土的文物有8块虎纹金牌,4条虎纹金带,1快金狮牌,还有一些金珠、金花等,一共200多件,其中的1快金狮牌,就有近1吨的重量,除此之外,这是还出土了新疆发现的第一件中原漆器。这是发掘出的黄金制品,全国数量最多、重量最大,被人们称为“黄金大墓”。

新疆阿拉沟处于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古丝绸之路是一条7000英里长,自中国首都长安通往西方直达罗马帝国的贸易之路。历史上,这些路线不但用于丝绸贸易,也包括了许多其它的商品。丝绸之路包括几条主要线路,北路西下入黑海,中路西向经由波斯,到达地中海,罗马。南路到达阿富汗,伊朗,印度。东路至长安。

这些路都由首都长安出发,经过甘肃走廊,到达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地带的敦煌。北路经由玉门关,穿过戈壁沙漠颈部,直到哈米,穿过吐鲁番盆地的主要绿周,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北边的天山,到达里海的海岸。

古丝绸之路中道,起自玉门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经罗布泊(楼兰)、吐鲁番(车师、高昌)、焉耆(尉犁)、库车(龟兹)、阿克苏(姑墨)、喀什(疏勒)到费尔干纳盆地(大宛)。阿拉沟处于古丝绸之路中道。

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干旱的气候条件,地表、地下保存的大量文物古迹,使得新疆成为我国文物大省区之一,尤其是在草原考古方面,新疆更是成果丰盛。

在新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各种考古资料种类齐全、数量众多,仅地上的文物遗存就有古城址、古烽燧、古寺庙、古碑刻、古石人、古岩画等。其中石人、岩画及鹿石(刻有鹿型图案的石柱)是新疆草原游牧民族的代表性的文物遗存。从地下文物主要是古墓葬中出土的草原游牧民族使用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品、随葬物品等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阿拉沟处在天山天格尔峰东侧,阿拉沟在古丝路上称为“天山道”,是天山山脉中段的一条不知名的小山沟,山沟内有条小河,阿拉沟河,阿拉沟河发源于天格尔峰天山一号冰川,沿途汇聚天山雪水而成,流经南山矿区、托克逊县,汇入托克逊渠,流向天山以南吐鲁番的艾丁湖。

阿拉沟在古代就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道,从中国内地西行至吐鲁番后,从托克逊县城西行经伊拉湖乡到鱼尔沟镇,进入阿拉沟,翻越奎先达坂,经老巴伦台、尤尔都斯山间盆地北部、艾肯达坂、防雪墙、巩乃斯林场、进入伊犁地区,再经那拉提西行到达伊宁再与丝绸之路北道和新北道相连进入中亚地区。这条古道由于条件恶劣,现今已极少从此道穿越天山了。

阿拉沟最早的居民是曾经驰骋中亚的塞种人,根据《汉书•西域传》的记载,公元前3世纪以前(战国时期)他们居住在阿拉沟向西到伊犁河谷的广大地区,塞人势力强大,支属众多,有高尖帽塞人、水边塞人和牧地塞人等。新疆自治区博物馆展出的“红铜武士像”就属于高尖帽塞人,可以看到那时的塞人高鼻深目,身材魁梧。

当时的阿拉沟是个水草丰美的峡谷,无论是放牧还是安葬都是一个不错的地方,70年代修建南疆铁路时,在阿拉沟河谷西岸,鱼尔沟火车站以东出土了一座震惊全国的黄金古墓,墓的主人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她入葬时陪葬的有8块虎纹金牌,4条虎纹金带,1快金狮牌,还有一些金珠、金花等,一共200多件。

1977年乌鲁木齐县南山矿区阿拉沟30号古墓,出土的黄金文物有虎纹金牌8件:圆形,纹样基本相似,利用金片捶揲出浮雕纹样。躯体反转呈圆形,头高昂,前爪抬至颌下,后爪至脑后,极富动感。虎纹金牌:直径55~56厘米。狮形金牌饰:长21厘米、宽11厘米对虎纹金带饰,长25.4、宽3.3厘米,是镶嵌于皮状物上的装饰品。纹样系捶揲加工,两虎相对,虎视眈眈,欲作争斗状。动物纹是北方草原常见的一种纹样风格,分布的相当广泛。此外,阿拉沟30号古墓葬中还随葬有一件大型的铜盘和红色的陶器。

出土的女尸的头颅上有一个钻孔,这可能是导致死亡的原因。古代的北亚游牧民族中有一个习俗:当人患有剧烈头痛的时候,就由医生在头颅上钻孔以减轻庐腔中的压力,借以减轻疼痛。不过很显然,这样原始的外科手术是很危险的。这个女子的身份具考古学家推测:这是2000多年前塞人部落酋长的千金或是类似王妃的贵妇人。

清代时期(漠西厄鲁特四部的吐尔扈特的东归)清政府把巴音布鲁克和和静地区(包括阿拉沟地区的山岭)的草场分给的他们,所以现在阿拉沟山里的蒙古族(现属和静县阿拉沟乡夏尔嘎蒙古大队)的祖先应该是从伏尔加河经历世界上民族最后一次大迁移的吐尔扈特部落。

鱼尔沟是进入阿拉沟的必经之路,早期铁器时代的新疆阿拉沟古墓葬中采集了五十八具头骨,研究结果尚未公布。据简要介绍,绝大部分为欧罗巴种,其中有些与印度—阿富汗类型接近,有些与帕米尔—费尔干纳类型接近,而有的则介于以上两种类型之间。另外还有少量的蒙古利亚种成分或欧罗巴种与蒙古利亚种相混杂的成分。

1976-1978年在这里发现了战国古墓,古墓中挖掘出了震惊考古界的“虎纹金牌”和“狮形金牌饰”。由于此处与鱼儿沟交接,在考古界也被称为“鱼儿沟”古墓地。

除了震惊世界的黄金大墓外,阿拉沟烽燧极为引人瞩目。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是古代军用通信的一种方式。白天烟易现,以升烟为号称烽;夜晚火易见,以燃火为号称燧。它主要是以光束传递信息,用于御敌报警。它在西域规模性地出现始于汉代,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往外与长城并存,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但也有独立存在发挥预警防御作用的,新疆境内的烽火台就是最好的例证。

新疆的烽燧遍布天山南北,它们与丝绸之路中道与北道走向一致,起到了护卫丝路畅通的重要作用。烽燧从汉代至清代,新疆共建有160多座烽火台。西域烽燧通信虽已成为历史,它的影响也不及丝绸之路,但它所凝结的古代文明具有的鲜明特点。

阿拉沟烽燧,位于托克逊县以西67公里的阿拉沟东口,烽燧呈方形,周长约130米,墙基厚3米,高6米。东西开门,门宽约2米,门外有宽约200平方米的空间,往前即为河谷峭壁。东墙内侧有土梯可拾级而上。烽燧西北角为一高达15米的石磊,内有房屋五六间,断垣清晰,建筑方法是乱石加河浆,插木棍以加固,经历一千多年的风雨侵蚀,烽燧还基本完好。1962年7月11日,古堡被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朝政府在阿拉沟一带设置了塔什吐尔烽燧,及至明朝,古道才成为了废墟。进入沟内13公里处和31公里处,又有2座烽燧废墟,从这些烽燧的位置来看,均处于一条重要的军事路线上。《西域图志》载:伊拉里克(今伊拉湖乡)在托克三(即托克逊)以西有城周一里许。这也充分显示出了这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天山南麓的和硕县。和硕县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危须国所在地,在西汗时归西域都护府统辖。有着悠久的文明壮丽的山川,境内水草丰美,资源丰富,是著名的和硕马的产地,被称为“龙驹之乡”。居住在这里的土尔扈特和和硕特蒙古族曾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写下过壮丽的爱国篇章。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或者更早,在今天的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古称河西地区),和北方草原地带,居住着许多游牧部族,其中见诸古代典籍的就有允姓之戎、大夏、莎车、大月氏、匈奴、楼烦等。这些当时北方的游牧部落很早就活动在河西走廊、湟水流域和北方草原上,他们依靠强弓劲马,在这一带纵横驰奔,经常与河东之地的定居人民发生冲突。

至秦穆公时,为了彻底解决来自河西地区游牧部族的侵扰,用能人由余的智谋,在公元前623年,派兵攻打戎王,占领了许多游牧部落的地区。最终导致了这些被打败的部落向北和西方迁徙。在这些部落中,就有允姓之戎、大夏、月氏、莎车等部,至公元前7世纪末,这些人开始出现在塞地,即伊犁河和楚河流域。

在中国著名的史书《汉书》中,曾不止一次地提到了一个今天已很陌生的名字"塞"。《汉书•西域传》中说:乌孙国的东边与匈奴相连,西北面是康居,西邻大宛,南面是居住在城郭内的国家。这地方原本有塞人居住。

大月氏向西方迁移时,打败了塞王。塞王向南过悬度,进入了克什米尔地区,大月氏便占领了原塞王的辖地。后来乌孙王昆莫占有了大月氏的领地。所以说乌孙的人民中有塞人和大月氏人。

从前匈奴打败了大月氏,大月氏向西征服了大夏,而塞王南迁统治了厨宾,塞人分散为许多小国。从疏勒起,西北的休循国、捐毒国等都是塞人的国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总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占中国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

天山山脉将新疆分为南北两大部分。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在新疆人眼中,南疆与北疆是截然不同的:北疆意味着高山和草原,意味着喀纳斯和那拉提草原;南疆则意味着沙漠和戈壁;北疆意味着草原文化,南疆则意味着农业文明;北疆意味着哈萨克和卫拉特蒙古,南疆意味着维吾尔和塔吉克;北疆意味着骏马和歌声,南疆意味着木卡姆和舞蹈。

今天新疆大部分从中国西汉一直到西晋都属于中国版图,唐朝再次纳入中国版图,元朝在今伊犁河流域曾设置阿里麻里(阿力麻里)行省,但不久就并入察合台汗国。又在阿姆河南岸曾设立行省。

今天的乌鲁木齐一带曾设置别失八里行省,后一度被察合台汗国占据,后期重新成为元朝的辖地。元朝时部分为蒙古族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地,清朝时再次纳入中国版图。

众说纷纭,扑朔迷离的新疆阿拉沟黄金大墓,直到今天,由于考古档案的解密,才逐渐被人们所知晓,向人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新疆考古发现黄金墓葬

新疆有座黄金古墓出土不少黄金,墓主人是个女人头上竟有一个钻孔

不管怎么说,吐鲁番地区都是一个多种文明聚会的区域。鱼儿沟在地图上是一个找不到的小镇,位于乌鲁木齐正南300余公里处,是艾维尔沟和阿拉沟交汇处。这里曾是汉唐丝绸之路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地理位置在古时十分重要。鱼儿沟的前方是茫茫戈壁,背后是群山环绕,阿拉沟河从它的旁边流过。从鱼儿沟沿阿拉沟而行,便是古丝绸之路的天山道。这一条条沟壑如同古丝路上的至关重要的毛细血管,无声地盛载着昔日亚欧大陆上文化与商贸交流的信息。此处古迹众多,著名的鱼儿沟-阿拉沟墓葬就在这里。

阿拉沟,两边是高低起伏的山峦,中间是一条开阔、平坦、狭长的沟道,全长一百公里,深度为十至一百米,平均宽度为五百米,地势险恶,最窄处仅能过车。南疆铁路从海拔最低的吐鲁番为起点,经鱼儿沟-库尔勒至喀什。1976年,铁道兵建设南疆铁路,在修建鱼儿沟火车站时,发现了一大批古代墓葬。随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对墓葬进行了系统的发掘工作,阿拉沟的名声因此在考古界响亮。

当年,考古人员在这里共发掘墓葬85座,是一批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少数民族古墓葬。墓葬用卵石封堆,但大已遭破坏,从残留的痕迹来看,一些为圆形,另有一些为矩形石垣。墓室主要为竖穴石室,石室用卵石砌成,上部盖木,实在从葬。只有极少一部分为竖穴木椁墓,葬一人或两人。这些墓葬后来被称作阿拉沟东口墓群。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女性的墓葬,她入葬时陪葬的有8块虎纹金牌,4条虎纹金带,1快金狮牌,还有一些金珠、金花等,一共200多件。此后,她的墓地被称为“黄金古墓”,轰动一时。

面对这些金光灿灿的随葬品,考古学家推测,这个女子的身份可能是2000多年前塞人部落酋长的千金或是类似王妃的贵妇人。有人说她是塞种人。据史料记载,距今3000多年前,塞种人就已活动在中帕米尔(葱岭)、天山及新疆北部大部分地区。同众多的游牧民族一样,他们主要是“随畜逐水草”,兼冶炼和加工铁器。在公元前3世纪末进入阶级社会,建立国家政权,“塞王”是他们的最高统治者。塞种人入居西域后,曾在新疆历史舞台上扮演过举足轻重的角色。但也有人说,她是车师人或者匈奴人。车师是吐鲁番地区一个古老的土著民族,与汉王朝和匈奴都发生过密切的关系,对虎有着特殊的爱好,并与塞种人有着类似的文化遗存。而匈奴人受到塞种人的影响也是一种必然,而墓石积石、木棺与木椁似乎更与匈奴贵族接近。

就这样,这位与黄金相伴的女子的身份成了一个永远的谜。更让人不解的是,这位女性的头颅上有一个钻孔,专家们推测这可能是导致死亡的原因。据传,古代的北亚游牧民族中有一个习俗,当人患有剧烈头痛的时候,就由医生在头颅上钻孔以减轻庐腔中的压力,借以减轻疼痛。几千年的这一习俗,让我们今天的人听了依然毛骨悚然。但不管是塞种人、车师人或者匈奴人,这座古墓的主人都向人们讲述着阿拉沟历史的悠远,而这里出土的一件中原漆器也见证了当年丝路上的商贸与文化的交流,它是新疆发现的第一件中原漆器。

二十四史的《周书》中,阿尔泰山被称为金山,这座金山四周盛产黄金,生活在一带的先民们希望自己能有黄金一样的金刚不坏之身,对黄金的痴迷、崇尚也便成了自然。

这位贵族女子墓地出土的虎纹金牌为圆形,8件纹样基本相似,利用金片捶揲出浮雕纹样。躯体反转呈圆形,头高昂,前爪抬至颌下,后爪至脑后,极富动感。对虎纹金带,长25.4厘米、宽3.3厘米,是镶嵌于皮状物上的装饰品。纹样系捶揲加工,两虎相对,虎视眈眈,欲作争斗状。金虎纹条形饰此纹饰呈条状,两端略呈圆头,自中线分开左右各锤一虎。虎鼻顶触,双耳上翘,目视前方,虎爪前伸,相抵相持。虎身修长,匍伏于地,后肢曲于腹下,虎尾上卷附于背上。金饰两端各有一小孔,以备系挂。金饰虎纹两首相对,虎口大张,怒目相视,形态凶猛。虎额顶锤刻圆形凹点,虎躯饰以大面积火焰纹,虎尾纹饰写实,虎胸饰以螺旋状纹,观之似肋似纹,手法近于变体,颈后腹胯纹饰形如火焰,极具动感。

这些留给人们的都是永远的追忆与不变的怀念,而今天的鱼儿沟正在迎接着它的新丝路上的巨变。

新疆考古发现黄金墓葬

近日,刚刚结束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高速公路项目抢救性考古发掘(新源段)项目,出土了这样一些形制独特的遗物。据了解,该项目共发掘80座战国至秦汉时代的墓葬,出土金器、陶器、铜器、骨器等遗物150件(组),其对解码伊犁河谷史前先民的生存密码、研究伊犁河谷史前考古学文化、探索战国至秦汉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大墓出土金箔片存有异穴合葬现象

据此次项目领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阮秋荣介绍,该项目发掘的墓葬主要分布在阿布热勒山南麓山前台地和巩乃斯河北岸山前草原地带。墓葬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分布范围广,考古人员历时5个多月,才完成此次项目的发掘。

墓葬群中的大型墓葬率先引起考古人员关注,这些大型墓葬规格较高,封堆很大,直径长达20米至50米,封堆外围铺有石环圈,棺室规整,墓葬较深,墓口至石棺上部层层填石。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这些大墓均遭到严重盗扰,“里面遗物几乎洗劫一空,仅出土少量的金饰品和小件铜器等。”阮秋荣说,由于出土的金饰品都是盗墓者遗留下来的金箔片,应该是镶嵌在墓主服饰上,结合大墓的规格形制分析,大墓墓主身份应该比较显赫。

揭开大墓上面的封堆,考古人员发现这些封堆下面有的有一个墓穴,有的封堆下面有两个或者四个单独的墓穴。

据阮秋荣介绍,这种同一封堆下有两个以上墓穴的墓葬,并非他用,这种墓葬叫异穴合葬墓,在考古发掘中并不常见,这种形制的墓葬有可能是夫妻、家族或有亲缘关系的人的合葬墓。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依据汉代的风俗,合葬分为“同穴合葬”与“异穴合葬”两种形式,中原地区的异穴合葬墓多体现墓主的身份和地位。然而,此次发掘的异穴合葬墓,并未发现有等级制度现象,其反映的只是埋葬习俗的演变。

遗物形制独特反映独特草原文化

在清理一座合葬墓时,考古人员在其中一具未被盗扰的人骨头部,找到一个比黄豆大点的铜器,仔细清理后发现这个铜器原来是一枚铜鍑,“这么小的铜鍑显然是用来陪葬的冥器。”阮秋荣说,这个仿制的铜鍑虽然很小,制作却很精致,双直立耳,球形腹,底部焊接一个喇叭形圈足,“铜鍑可能是游牧民族生活中用来煮饭的炊具,也可能是用来祭祀的器物”。

资料显示,铜鍑是草原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它的出现说明当时的草原游牧民族掌握了较高的青铜冶炼技术。

陶器通常是古人用于煮饭或者盛放食物的器具,此次发掘,考古人员发现这里的陶器用途却很特别,其中一个陶壶乍一看,有点像乌龟的壳,圆口细颈,腹部一面扁平,一面圆鼓,壶身两侧还有两只可以拿放的陶耳,这个陶壶无法直立。“根据它的形制推测,这个陶器可能是挂在马背上的水壶或者酒壶,也有可能是他们挂在墙上盛放东西的器具。

清理出的乌吐兰墓群小石棺墓,内有儿童遗体和随葬品陶罐

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还未曾感知多少那个四千年前的世界,便夭折而去。亲人们将他们安葬在“祖坟”内,以环状墓葬围绕先辈,相互慰藉,以此祭奠。

考古工作者正在对乌吐兰墓群发掘出的小石棺墓进行清理。

这是新疆考古人员对尼勒克县乌吐兰墓群进行抢救性考古挖掘时,发现的惊人一幕。

昨日,当考古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小心翼翼地挖开墓葬,并对墓葬挖掘清理时,发现了这个奇特的大墓葬。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小墓葬埋葬的全是儿童,每个儿童随葬一件小陶器,从这个陶器器形来看,它的年代久远,属于青铜时代的墓葬,和中亚安德罗诺沃文化的联系比较紧密,性质基本一样。

新疆考古所史前研究室主任阮秋荣说,类似于这样的墓葬形式比较罕见,特别是这个小的石棺墓,在新疆第一次发现应该是比较特殊、有重要意义的一个发现,从发掘来看,这处遗址是青铜时代的安德罗诺沃文化,应属年代在四千年左右。

据了解,这片乌吐兰墓群共200多座,目前已经清理了8座墓葬、3座类似祭台的遗址。墓葬形式分为竖穴土坑墓、竖石棺墓、木椁墓、偏室墓,这片墓葬群年代跨度大,从青铜时代到早期的铁器时代,完整地表达出当时的人群、种族风俗差异。

阮秋荣说,这片墓葬中石棺墓、墓主人侧身屈指、随葬平底的钢型陶器,都是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典型特征,此类墓葬此前在尼勒克境内的唐布拉、小喀拉苏都有发现。

目前发现这种分布在新源也有,由此可以推断出早在青铜时代,安德罗诺沃文化在伊犁河谷地区占主导地位。同时,在青铜时代,这个文化从西往东进入伊犁河谷以后,占据了一个主导地位,到目前为止在伊犁地区比这个早的文化还没有发现,特别是更早的石器时代的东西没有发现。

考古专家认为,本次发现是伊犁河谷考古的最前端、最早期的遗址,有望再往前面把年代序列排列下来。而葬有儿童墓葬的小石棺墓围绕主墓室,专家初步推测有家族式墓葬的可能。

新疆考古发现黄金墓葬

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21日电(记者刘杰)记者21日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员在对尼勒克县境内的一处墓葬群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经检测距今约4953—4937年的墓葬。

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阮秋荣介绍,今年5月5日至7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人员联合对墩麻扎至那拉提高速公路沿线的112座墓葬进行发掘,少量墓葬年代较早,涉及青铜时代早期,大部分墓葬为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墓葬被盗严重,仅出土文物96件,包括青铜器、铁器、骨器、金器、珠饰品、石器、陶器等,多为当时的生活用品或随身佩戴的饰品。

其中,新源种羊场墓地的三座墓葬均为早期墓葬,阮秋荣说:“这三座墓葬也是新疆境内最早的墓葬,属于早期青铜时代,这将伊犁河谷青铜时期的文化向前推移了1000多年,此前,在伊犁河谷发现的青铜文化最早在距今3600年左右。”

此外,墓葬中的铜刀、铁刀、箭镞、羊骨等反映出游牧文化的特征。陶器中,针杉纹尖底罐有阿凡纳谢沃文化因素。

阮秋荣说,此次考古发掘成果为巩乃斯河流域史前考古学文化框架提供了新资料,对研究伊犁河谷考古学文化序列,与伊犁河下游哈萨克斯坦境内同类型遗存进行比较,探索早期中西文化交流有重要价值。

已露出地表的石阵自北向南,一字排开,由13个摆放成圆圈状的石堆组成,专家们称之为“十三连墩”。(赵春晖 摄)

新疆考古发现黄金墓葬

资料图:已露出地表的石阵自北向南,一字排开,由13个摆放成圆圈状的石堆组成,专家们称之为“十三连墩”。(赵春晖 摄)

护身的金刚伞,分金点穴和满眼的金银珠宝……最近热映的电影《寻龙诀》上,摸金校尉们为我们展示了一场奇幻的古墓场景,然而真实的墓葬考古中这些都不会出现。那么2015年新疆墓葬到底出土了哪些宝贝?记者从考古专家们口中打听到了这些宝贝。

新疆网讯(记者巩亮亮报道)1月17日,“2015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暨考古与历史文化宣传创新研讨会”在乌鲁木齐结束,2015年新疆考古重大发现一一被揭秘,考古学家们用这些发现为我们还原历史,了解过去。

本次研讨会由自治区文物局主办,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汇集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北京大学、西北大学、陕西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等9家区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参加。

中国最早用煤遗迹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考古执行领队王永强在研讨会上说,在天山伊犁河峡谷中的尼勒克县恰勒格尔村吉仁台沟口遗址,找到了中国最早的用煤遗迹。

根据这片遗址区内出土的青铜器、陶器、墓葬形制等与同类型已知时间断代的遗址对比佐证,初步判断这里使用煤炭的时间距今3500年前后,相当于青铜时代中晚期到商代,这将人类使用煤炭资源的历史最少上推千年。

伊犁河谷青铜时代最大房址

在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发掘中,考古专家发现了保存相对完整的房址遗址,推测其属于生产加工作坊性质。

王永强说,这次发掘的遗址内房址保存相对完整,其中最大的面积为170多平方米。房址布局规整,结构匀称。房址内发现有柱洞、灶、踩踏面、烧土等遗迹现象。这是新疆地区发现的年代相对较早、保存相对完整、遗迹现象更为丰富的房址,也是伊犁河谷青铜时代最大的房址。

在发掘中,考古专家发现大型房址内遗迹众多,出土有陶范、铜珠等反映冶铸工艺的遗物。

13连墩和神秘的数字“七”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带队的考古组,对木垒平顶山草原墓群进行了发掘。

2015年考古发掘工作中发现一处呈条状分布的石阵,被命名为“13连墩”,为罕见的文化符号具象遗址。该石阵位于东天山古墓群考古发掘基地B区,自北向南一字排开,由13个摆放成圆圈状的石堆组成,每个石堆相隔约1米,其中有12个石堆直径接近2米,位于数组正中的石堆规模较大,直径超过3米。石阵从北向南算,到中间的最大石堆正好是“七”;从南向北算也一样,遗址年代距今约2500年。

巫新华说,目前已经确定这是一处我国乃至亚欧大陆最早崇拜数字“七”的地表实体文化遗址。“七”作为具有神秘色彩的数字大量见于亚欧大陆古今各区域文化中。尤其普遍地见于东亚、中亚、南亚、西亚、东非和地中海地区的各地域文化中,是一种古今影响极大,且具有普世影响力的世界性文化现象。

最早食用麻黄的人

3800年前的8具干尸身上的头发,可以推断出生前服用过什么,这是现代科技考古又一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教授杨益民对小河墓地出土的一具干尸的头发,经过科学分析后,发现里面含有麻黄碱、伪麻黄碱等元素,这说明罗布泊地区居民是已知最早食用麻黄的人。

杨益民说,罗布泊的早期定居人群长期在这种风沙环境中生存,极易患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在罗布泊地区,麻黄是最常用而极易获得的植物资源,3800年前,罗布泊地区居民已经开始普遍收集利用植物麻黄了。

麻黄具有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精神兴奋,活力增强,体力上升,精力旺盛的体验,并且药物治疗与巫术、原始宗教难以分开,因此,可以推测小河文化先民不仅将麻黄作为常规的药物,也是先民宗教信仰中的一部分。

发现“张币千人丞印”

2015年度罗布泊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综合科学考察主要位于楼兰古城南部,其中既有古城、民居、墓地等生活类遗存,也有耕地、河渠等生产类遗存。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馆员田小红说,新发现“张帀千人丞印”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在以往百余年的楼兰探险和科考历史中,尚未见到有印章发现的资料,填补了楼兰探查史上的一处空白;据研究初步推断该印是一件魏晋时期的官印,属于西域长史营下的一位中下级军官,秩在三百石左右。此印的发现进一步完善了西域长史职官制度体系,为我们了解魏晋时期职官制度中印章制度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关文章
最新考古发现国宝古墓
最新考古发现国宝古墓

导语:满城风雨考古古墓纪录片还在热播!古物宝藏不仅具有收藏价值,更有科研发....

洪荒十大神器排行榜
洪荒十大神器排行榜

导语:上古洪荒,拥有神器,统治一方!传说中的洪荒十大神器大显神威!位于洪荒十大....

中国考古未解之谜
中国考古未解之谜

导语:女尸微笑了!闻着汗毛竖起,见者惊慌失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华大地留下了....

比恐龙更可怕13种动物
比恐龙更可怕13种动物

比恐龙更可怕13种动物导语:曾经的世界霸主恐龙已经十分恐怖,没想到这13种动物....

孙悟空活了多少岁
孙悟空活了多少岁

导语:上打昏君,下降阎君!上天入地的无所不能的孙悟空活了多少岁呢?西游记孙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