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应该是很多人筑梦的起点吧,回想当年的高中生涯,小编只恨自己为什么不好好努力,不然,清华北大就考上了啊,夸张了,但是,至少高考肯定不止那么点分数嘛,话说,现在的高考国家也是经常会出台各种政策,很多地方也会进入试点,看看,到底哪种模式才是最适合考生的,毕竟,他们是祖国的未来。
改革倾向
从2014年兴起的这轮高考改革,进入2020年之后,就有神秘化的倾向。最早这种神秘化趋势,在2018年就发现了。对于高考公开的数据越来越具有全面回收的迹象,而知道,高考改革最为重要的保障机制,就是高考进程的公平和公开,但高考改革在被一股神秘的雾气笼罩,谁能剥开云层,看见朝阳的方向?政策制定者如果有这个定力,早就明确了;更没有这个能力,只能在困惑中不断分析。或许,自认为是一个执着的高考制度研究者,分析趋势是的爱好。可是首先面临的就是这层浓雾的迷惑,的确不知所云。
很早就定性了,2017年、2018年和2020年是新高考改革的过渡年,这三个时间段内,不管是大部分地区的本科批次合并、少部分地区高考选考科目自选还是总体趋势不分文理,都是高考改革的表象,内核式的改革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推行。
2017年是高考改革比较激动的一年,各项新政频发,加上浙江地区推行,让很多人在尝试新高考的期待中骚动不安,进入2018年之后,即少部分地区进入新高考试点,即高二的学生开始自选选考科目,高中阶段大面积进入走班制之后,高考改革的基调突然变得暧昧不清。少数地区现在高考高考模式的核心数据一直没有对外公开,然而,新高考的重要保障机制,就是高考信息的公开,这种不透明的机制,让新高考蒙上一层阴影。为什么?是封闭现在所有高考的数据,等新高考时再重新建立一套可参考的数据?还是有很多数据藏有很多秘密?不得而知。
权威发声
近日,有权威声音说,高考要打破原有“唯分数”的单一评价方式,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的心理测评技术对考试数据进行充分挖掘,开发反映学生知识、能力、素养、价值内化水平的直观统计图,向学生、高校提供多维的成绩综合分析报告,实现对学生的多维评价。而之前,有部分地区暂停了高考改革,北京宣称依然按高考分数录取。能参悟的是,暂停是暂时的,按高考分数录取是暂时的,“唯分数”的单一评价方式必须要打破的。
新政策寻求平衡
但是,进入2020年之后,关于艺考的新政策和自主招生的管控,在看来,绝对不是单方面的,肯定和新高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新高考综合素质评价难以推行的背景下,艺考和自主招生,代表大学对招生有话语权的两个项目有收回自主权的迹象,那么,新高考该如何推行,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才会认为,2020年,中国高考具有神秘的表情。
几年前,对浙江、上海、北京等地试点就有怀疑,高考改革的龙头不在这些教育发达地区,而在偏远地区和教育欠发达地区,他们的问题不解决,如何才能推行高考改革?
2020年1月,关于高考改革的信息混沌不明,暂时只能认为,高考必须要改革的,不会终止,到底怎么改?综合素质评价目前还没有一个成型的方案,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选考科目是配套的,如果没有实行综合素质评价,高考科目选考,不过是由过去的3+x变成了3+自选3,而大学是在没有自主权,即没有实行综合素质评价的条件下,是无法招生的。
或许,高考会回到现在,回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