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有三急,这三急中的一急便是如厕(即上厕所方便)。城市中的设施很好,厕所自然不错。可是县城的厕所则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有些地方的厕所,可谓是脏、乱、差,当然,现在的县城都在进行“厕所革命”,县城的厕所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是改善也是需要一步步来的。
过去的厕所,不说农村,县城也是一塌糊涂。老城区的厕所一是多、二是差、三是脏、四是臭,凡到过城关的外地人,都说宁海茅坑多、苍蝇多、臭气难闻。当时我们曾作过调查,并绘制城关厕所分布图,仅街巷两旁向外开放的厕所多达172处!加上破破烂烂的粪缸便桶,可谓见缝插针、密密麻麻。老城关是农业集镇,人粪为主要农肥,加上乡下农民成批上门叫买,人粪十分吃香。放一个粪缸便桶的人,肥料收入能抵一家人的油盐酱醋。受利益驱使,部分市民漠视政府三令五申,到处设放粪缸便桶。一些机关单位和工厂、学校,也有围攻清理粪便的环卫工人和扣押粪车的怪事。有位公司经理带头,在中大街巷口设放粪缸,并拒绝粪缸迁移。当时行人频繁的交通要道和路口,厕所最多、粪缸便桶摆放也最密。这些破旧厕所,房子年久失修,木质厕座和盖板腐蚀霉变。平时无人打扫管理,老远就能嗅到臭气。某些厕所由于建造简易,流氓阿飞在隔墙钻孔打洞,严重损害我县文明形象和声誉。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城区多次制定和颁布粪便管理办法、细则和规定。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结合血防和爱国卫生运动,将分散的粪缸集中加盖、搭棚管理。由于1956年的“八一”台灾,打碎了一些粪缸,给粪管造成阻力。1958年重新发动,搞粪缸集中,并由国家拨款,不断建造公共厕所和储粪池。1960年成立城关环卫所,机关单位和居民粪便实行统一管理,力求粪便无害化和改善城镇环境面貌。1970年结合血防工作,各农业队建造公厕和储粪池,私人厕所全部纳入生产队统一管理:以生产队为单位设一名粪管员,负责收粪和管理厕所,所属居民全部以“包屁股”办法(按人付“料钿”),粪肥全部入队。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为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和改变城镇面貌,对主要街巷两旁的旧厕所拆除后,采取县级机关分口负责,各尽义务,筹建新型公厕。当时主管卫生的县委宣传部首先响应。徐部长立即在宣传系统筹集资金,并指定我具体施工。请来宁波市环卫处专家,现场设计图纸和具体指导,将城隍庙西南角原南门村一处破旧厕所,改造成新颖美观的现代化公厕。
进入新世纪,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进程,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到2016年,已建成各类符合卫生要求的现代化公厕102座,分布在街巷两旁和公共场所,再也见不到旧有茅坑和粪缸便桶的影踪。环卫机制也不断深化,原城关环卫所早在1996年更名为县环卫处,到2001年环卫队伍发展到380人,拥有各种机动车40余辆,相继在城西和白峤岭建成大型储粪池。2006年,城北污水处理厂内的粪便处理池建成,粪便无害化处理能力提升到100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