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04 17:49:00
大学的校园是和小学、高中完全不一样,老师们的教学方式更是天差地别。忽然到大学之后,很多学生都会觉得自由了很多,确实是这样,大学老师对于学生们的干预是很少的,更不可能逼着你去学习,更多的靠的是自己的自控能力。在课余的时间,老师也支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这样的氛围下去高校就会出现科研项目的申报。
1、申报注意问题
高校科研管理的一个基本任务是提高科研项目的申报质量,指导科研人员较好地掌握项目申报的策略与技术是实现该任务的有效途径。当前高校科研人员项目申报工作中还存在诸多误区,合理运用科研项目申报前期的管理策略和项目申报的操作技术至关重要。
高校与国家有关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并称为科研的三大方面军。据统计,2003年度,在基础研究方面,高校获得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约占全国的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约占全国的7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约占全国的61%、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约占全国的59%。在应用研究方面,“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计划)”资助的19个主题中,高校获得支持的课题数占46.3%,经费数占37.8%;25个重大专项中高校课题数占33.5%,经费数占28.1%。以高校为主共承担课题1650项,占项目总数的43%;国拨经费25 8亿元,占国拨经费总数的33.1%。从近年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情况来看,高校获奖数占全国的比重达到了59%。
2、误区
无论从高校的基本职能看,还是从当今社会的时代背景看,加强科研管理工作势在必行。然而,细细观察现实可以发现,很多高校仍未对科研立项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具体到项目申报环节来说,尚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未必会在同一个科研部门出现,然而,即使是零散的出现,也会导致很多项目不能顺利地通过审核。
选题出现偏差
很多项目在选题环节常常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在缺乏新意、研究内容重点不突出等方面,更有很多项目在提出以后才发现是国内外学者已做过的工作。这就导致项目的选题不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客观上造成了人力和财力的浪费。
研究目标模糊
有些项目申报人对研究目标的描述不够清晰,并未系统地阐述该目标,使得整个项目申报书的内容不够完整。这往往会导致立项评审人员找不到申报人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最终会影响项目的中标概率。
3、类别
自然科学重点项目支持服务于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高新技术研发项目,优先支持联合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各类创新力量进行协同创新的关键技术研究;优先支持预期成果具有良好应用转化前景的应用技术类项目。人文社会科学重点支持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开展的重大策略研究;对学术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为党和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应用对策研究等。自然科学领域项目申报人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项目申报人应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