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焦点

中国近代史知识框架图

时间:2019-09-05 19:54:10

中国近代史也就一百多年的时间,可是知识点有很多。这就给同学们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压力。今天小编分享一下中国近代史知识框架图,有了这张图,我们就可以把这些知识串起来记忆了。

中国近代史知识框架图

中国近现代史问答题知识点串联,全面覆盖八年级重点内容!

1.中英《南京条约》签定的时间及其附件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4.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危害?

5.戊戌变法的时间、领导者、性质、意义?

6.《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危害?

7.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8.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9.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

10.中国共产党何时、何地成立?性质?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11.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12.红军长征起止时间?长征胜利有何意义?

13.什么是西安事变?它是怎样解决的?这种解决办法有何意义?

14.中国共产党七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15.(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16.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进行了哪三大战役?有何重大意义?

1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何时何地?其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9.试述中英、中葡《联合声明》的主要内容及港澳回归的意义。

20.简述九一八事变。

【答案】——电子版打印,可以点击头像,进入主页面

1860.10.18——2010.10.18 今天是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日 多年来圆明园成为文艺作品挥之不去的情结

《1860:圆明园大劫难》 (法)伯纳·布立赛 著

《追寻失落的圆明园》汪荣祖 著

当代文化视野下的圆明园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俊

在当代文化的进程中,载着沉重历史记忆的圆明园一向是文艺家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和不惜笔墨反复描画的对象。从电影、电视、舞台剧到诗歌、美术、学术研究和出版,圆明园从来都是近代史作品中无法轻易一笔带过的关键词。

1

影视

光影再现民族之劫

1975年的一个夏日黄昏,42岁的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讲师王道成为了撰写《慈禧太后》一书,来到圆明园东区,步行走进这座昔日的“万园之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处农田,一间间民房。王道成站在昔日福海所在地,脑海浮现出八个字:“故宫禾黍,人世沧桑”。

5年后,王道成被一位香港导演请到北京饭店。这位讲话还带点京腔的香港人便是李翰祥。李翰祥由于对即将投拍的《垂帘听政》中顾命八大臣生卒年份不清,而向王道成请教。结果,他却被王道成讲的圆明园跌宕历史深深吸引住。当即决定在《垂帘听政》之前先“插队”拍摄一部《火烧圆明园》。

那一年,正值圆明园火劫120周年。以宋庆龄为首的1583人联名发出了《保护、整修及利用圆明园遗址倡议书》。这片被中国人遗忘了一个多世纪的废墟,再次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为了拍《火烧圆明园》,李翰祥说服新昆仑影业公司,耗资64万人民币在北京昌平搭建起一个仿真的圆明园外景地,并在拍摄尾声时真的用一把火烧掉。

《火烧圆明园》在1983年全国公映,获当年文化部优秀影片特别奖。“火,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仇恨”,“火,烧毁的是皇帝的逍遥宫,但唤醒了千千万万浑浑噩噩的梦中人”,这些铿锵的电影画外音,激起了全国观众的共鸣,点燃了已在中国人心中暗伏多年的圆明园之“火”。也有对影片持不同观点的观众给报刊写信,在那个时代引发了不同寻常的争论。

2006年9月,另一部大型史诗电影《圆明园》再次在全国掀起了文化波澜。所不同的,这是一部利用数码技术全景式“复原”圆明园的纪录片。年仅35岁的年轻导演金铁木为这部电影付出了10年的心血。“每个角落我都去过,而且每个角落都待过很长时间,对这里的历史了解越多,感触就会越深”,金铁木的心声代表着年轻一代的历史认知。

《圆明园》用前半部呈现了惊世之美,后半部则揭示了对美的毁灭。这部没有用一位知名演员、没有一丝虚构情节的纪录片在当年便取得了中国当代纪录电影史上的最高票房。直至如今,仍然是网络上点播率最高的纪录片之一。

圆明园始终是中国影视界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央视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曾经几度筹拍电视剧版《圆明园》,终因“无法达到完美”而搁置。影星成龙也口出豪言将亲自主持拍摄一部关于圆明园国宝的电影。王刚、许晴、邵兵等主演的《长缨在手》将一个追寻圆明园龙首下落的故事演绎得曲折动人。

当然,对圆明园的认识也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早在1983年第8期《大众电影》上,该刊记者对李翰祥的一篇专访中便出现“圆明园毁于八国联军大火”的谬误。25年后,央视播出的电视剧《台湾1895》里,李鸿章竟提前“预告”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沦为媒体和大众的笑柄。

2

出版

探寻“废园”的前世今生

迄今为止,有关圆明园的最具大众影响力的学术著作大多是由外国人或华裔学者撰写的。而以圆明园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则迟迟没有扛鼎之作,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2003年,在曾经参与洗劫圆明园的“两个强盗”之一的法国,一本名为《1860:圆明园大劫难》的著作正式出版,该书以无可辩驳的史料、鲜明的观点,为西方读者揭开了西方文明史上那不光彩的一页,迅速引起了全球关注。首版5000本书很快销售一空。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致信作者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历史上的真实片断做出了贡献。”这位勇敢而富有历史责任感的作者,便是法国著名记者兼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2000年10月,这位法国人孤身一人乘出租车前往近在咫尺的圆明园。所见之处,昔日的皇家园林只剩废墟一片。布立赛回忆当时的心情:“这曾是法国人和英国人干的。我深感羞愧。”

回到巴黎,布立赛想了解更多有关圆明园的历史,但发现,西方有关圆明园的书籍微乎其微。他决心用自己的努力和著述,为历史补上这块缺口。经过3年多的钻研和对历史残存碎片的取舍与加工,《1860:圆明园大劫难》终于成为欧洲第一本圆明园专著,并于2005年在中国出版了中文版。他还促成了当年被掠到法国国家博物馆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画册影印本在中国的出版。这位七旬老人的国际主义精神和求真的历史精神一时传为美谈。

2001年4月,祖籍安徽、旅居美国的中国近代史学家汪荣祖选择较为偏远的美国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印行了自己的研究专著《追寻失落的圆明园》。结果,这本最初只印了两千册的英文著作却口碑相传,被美国权威期刊《选择》杂志评为“年度最佳学术著作”,并很快受到了国内学界的注意。2003年,台湾麦田出版社将其翻译为中文版。2005年,又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引进大陆。

汪荣祖为写这本书,耗去了20年的光阴。他从1981年的夏天首次进入圆明园废墟开始,便对这座承载着中华民族命运悲欢的废园产生浓厚兴趣,并在美国大学中开设圆明园主题的选修课程。他在这本严肃的学术著作中重现了圆明园的布局和内涵,考察了从雍正至咸丰五位清帝在圆明园的日常生活和政治活动,并检讨圆明园的兴衰,详细讲述了圆明园被焚毁、劫掠以及逐渐破落、荒废的过程。这本厚重的书得到了蔡康永等名人的大力推荐,一时风行出版界,引发诸多话题。

在国内,以圆明园为主题的原创著作并不多。只有电影《圆明园》导演金铁木与学者范伟合著的《日落圆明园》稍有影响。而以这一重大历史题材为核心的小说出版物更是难寻踪迹,不能不说是文学界的一种漠然和失语。但在互联网上,有关圆明园的网络文学创作却相当活跃,墨酒所著的《圆明园日记》便阅者众多。圆明园还是诗人们钟爱的主题,在一首名为《哭泣的圆明园》中这样写道:“亘古,那闭闭眼便有的哭泣之迷惘,深深砸在华夏的心窝上”。

3

舞台

戏剧空间内的国运跌宕

历史的翻江倒海,命运的起伏跌宕,似乎在戏剧的舞台上更适合表现。近10年来,国内有关圆明园题材的戏剧作品涵盖了舞剧、话剧和皮影戏等多个领域,从不同的艺术视角打量着那一段无法不正视的历史。

2001年岁末,北京歌舞团编创的大型四幕舞剧《情天恨海圆明园》搬上舞台。它依托历史事件,讲述普通人的情感,将个人命运与国事沧桑紧紧联系在一起。舞剧的故事讲述倾尽毕生精力雕琢圆明园的老石匠因为不慎将御赐的石碑凿碎,引来杀身之祸。老石匠之女“玉”和老石匠之徒“石”的爱情在圆明园熊熊烈火中“玉”“石”俱焚,完成了爱情涅■。总编导陈维亚、音乐创作赵季平、舞美设计高广健,灯光设计沙晓岚等主创队伍个个身手不凡,打造出了一部值得回味的圆明园历史剧。

2006年夏天,音乐人兼戏剧导演张广天剑出偏锋,排演了一部小剧场先锋话剧《圆明园》。话剧完全采用现代装束,不注重故事情节的营造,而是更倾向于诗朗诵、说理和枯燥的理论探讨。圆明园题材本身的历史感和沉重感在话剧中被消解,而是将重心转移到了更“时尚”的环保主题上。该剧上演后引起了较大的争议,由于票房不佳而草草收场。

今年7月,北京一家民营的皮影剧团在海淀剧院上演了皮影舞台剧《圆明园传奇》。这出舞台剧专门为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而作,彻底颠覆了传统皮影戏“影匠不出场、影人窗上晃”的演出形式,采取了皮影与真人表演相结合的形式。这些真人演员全部由28名平均身高只有1.26米的“袖珍人”演员担纲。故事讲的是女英雄冯婉贞英勇抗击英法联军的真实故事。剧作家邹静之是该剧的剧本创作指导。但从现场演出效果来看,观众对形式和技巧的注意显然盖过了他们对历史内容的关注。

4

诗与画

废墟上的文化寄居

在圆明园正式封闭成为收费公园之前,很长时间内,它只是北京西北郊的一片荒园,属于当地农村的一部分。甚至对于许多当地居民来说,这片地域和其他的农田并无太多不同。

然而,对于更为敏感的诗人、艺术家来说,这片可以低成本借居的土地却由于其历史感而带来了某种特别的存在感,渐渐聚拢在这里。圆明园诗社和圆明园画家村,成为近30年来与圆明园密切相关的当代文化现象之一。

1977年,北京第六建筑公司工人赵振开和从白洋淀插队返京不久的姜世伟走进没有围墙的圆明园,在废墟上组织起不定期的诗歌朗诵会。他们在这里赋诗饮酒,思索辩论。

1984年7月,又一批更年轻的诗人来了。他们是黑大春、雪迪、大仙、刑天、戴杰、刘国越、萨百聪、殷龙龙、刘清正等,当时均刚刚20岁出头,带着目空一切的青春锐气和蓬勃旺盛的诗情。他们自发成立了圆明园诗社,并自封为圆明园诗派。然而这个诗派从创建起就注定不属于那种能够在诗歌史中确立自身审美体系的诗派。他们只从爬到那些废弃的石柱顶端诵诗而找寻着莫须有的快意。“圆明园四才子”的阵容你进我出,更像是一种诗歌江湖的封号。

1990年秋天,26岁的上海青年郭新平辞去画廊顾问的工作,在圆明园南面的福缘门村花200元租了一个小院,起了个艺名“伊灵”,开始了全新的油画创作。渐渐地,这里陆续进驻了200多位画家,使圆明园成为前卫艺术寻访者们考察中国当代艺术的必访之地。

画家们时常钻进园子,在废墟上写生、散步,就像在自家的后院儿。陪伴着他们的,是具有充分历史感的雕花长柱、白玉石墩。1992年5月2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圆明园废墟上的艺术村落》一文,圆明园画家村在媒体和读者的眼里成为了文化标杆,逐渐成为一个热词,时不时地被热炒一次。画家村的房租在提高,美术生态在变味,终于在1995年前后解散。

2000年的一天,盲人歌手周云蓬第一次走进圆明园,他在福海边见到了四川诗人张建之。在张建之简陋屋子的门上,周云蓬摸到一块牌子,上书“废墟编辑部”。据说,当时在圆明园周围寄居的音乐人、画家、诗人等有一两千人。然而此时,圆明园艺术村落已经没有“呼风唤雨”的力量了,聚居在这里的人更多是出于现实考虑,而不是理想的聚合力。

相关链接

当代圆明园文化年表

1977年

诗人芒克等首次走进圆明园,在废墟上组织诗歌朗诵会。

1983年

香港导演李翰祥执导的《火烧圆明园》国内上映,引发圆明园文化热与反思潮流。

1984年

北京一批青年诗人成立圆明园诗社,创办民间诗刊《圆明园》,主要成员有被称为“圆明园四才子”的黑大春、雪迪、大仙、刑天等。

1990年

画家伊灵率先入驻圆明园,这里渐渐聚集起一批先锋画家,形成圆明园画家村。1992年前后最盛,1995年解散。

2001年

4月,旅美学者汪荣祖所著《追寻失落的圆明园》在美国出版,2005年引进国内,掀起又一股圆明园文化热。

12月,北京歌舞团推出了大型四幕舞剧《情天恨海圆明园》,汇聚了陈维亚、赵季平等文化名人。

2002年

王刚、许晴等主演的电视剧《长缨在手》播出,讲述了一个寻找圆明园龙首下落的故事。

2003年

法国学者布立赛撰写的西方第一本系统论述圆明园劫难专著《1860:圆明园大劫难》在法出版,2005年引进国内。

2005年

大型画册《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出版,被称为“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展现圆明园盛时景观的艺术画册”。

2006年

8月,张广天执导的先锋话剧《圆明园》上演。

9月,纪录电影《圆明园》上映,以宏大气魄与精美制作引起轰动。

10月,央视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透露正在筹备电视剧版《圆明园》。

2007年

范伟、金铁木所著《日落圆明园》出版。

2008年

11月,央视一套热播的历史大戏《台湾1895》中,李鸿章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沦为笑谈。

2009年

成龙透露,他打算拍一部关于圆明园的电影,讲述国宝归还的故事。

2010年

7月,由侏儒演员全班演出的皮影舞台剧《圆明园传奇》在京上演。

10月,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主题歌曲《不能忘却的纪念》唱响。

“多少年想忘总是忘不掉,伤到如今还让我痛得不得了,不明白那火焰为什么把心烧掉……”今晚,在北京圆明园举行的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主题演出中,这首由词作家王平久、作曲家小虫和歌唱家谭晶合作的歌曲《不能忘却的纪念》将在铭刻着百年沧桑的大水法遗址前唱响。

圆明园是不断地捶在我们心口的痛,我们用不同的文艺手段纪念它,纪念那段历史,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一种铭记、警醒和新的奋发!”王平久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凝重地说。 

相关文章
十年内战结束的标志
十年内战结束的标志

导语:在我国近代史上,两次最大的战争就是抗日战争和内战,不容置疑,在抗战之前由....

《资治通鉴》白话文
《资治通鉴》白话文

一部巨作,成就一个人,记录一段朝代。由北宋著名司光马主编的《资治通鉴》浓缩....

关羽墓出土后关羽身高
关羽墓出土后关羽身高

关羽墓出土后关羽身高导语:忠勇第一,身高九尺,一把青龙偃月刀,所向披靡!三国关....

陈洁如为什么没有孩子
陈洁如为什么没有孩子

陈洁如为什么没有孩子导语:在宋美龄嫁给老将之前,已有三任夫人,年龄最小的就是....

斯大林死后有多惨
斯大林死后有多惨

斯大林死后有多惨导语:身为一国领袖,死后尸骨不得善终,怎么一个惨字了得!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