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01 19:59:17
屈原死了,但是他在中国人的心中活了两千多年。人们为了纪念他还流传下来一个节日端午节。你听过关于屈原端午节的故事吗?今天小编分享一下端午节屈原的故事有字,希望你能喜欢。
端午节屈原的故事有字
一、屈原
端午节的由来其中最著名也最广为大家所知的就是源于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选贤举能,富国强兵等一系列强国举措,但遭到政敌等人的反对和排挤,后来因奸臣谗言被楚王被赶出都城。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看着深爱的国家就这样灭亡了,万念俱灰。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
为了寻获屈原遗体,当地百姓纷纷荡舟江上,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赛龙舟。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将米团用粽叶捆好投入江中喂鱼,后来就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这个也是后世流传最广的端午节由来的原因。
二、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伍子胥投奔吴国,帮助吴王阖闾大败楚国,并将已故的楚王鞭尸。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后来吴国越国开战。吴军大败越军,伍子胥建议对越国斩草除根,夫差不听,并且听信谗言赐死伍子胥。随后把伍子胥的尸体于五月五日扔入大江,所以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
三、曹娥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相传在其十四岁那年,她的父亲溺死于江中,数日打捞也不见尸体,曹娥心如刀割,不分昼夜沿着江边号哭。过了多天,在五月五日跳入江中,五日后竟从江中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真的是这样吗?
以上端午和历史人物的相关传说虽然流传甚广,特别以屈原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为大众所知。但是一直以来,这个说法都受到了学界的广泛质疑。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是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中才出现的,而端午节很早以前便已存在。
许多流传至今的习俗也是早于战国时期。比如粽子,最早记载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有关吃粽子的习俗早于屈原400多年;西晋周处在《风土记》中称“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可见古人也并非只在端午吃粽子。
据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古越族举行祭祀龙图腾的节日。古代南越地区图腾以龙为首,龙就是他们的崇拜对象,所以当时人们就制造了外形很像龙的船并进行比赛竞争,这就是赛龙舟的雏形,在后来经过发展,就成为今天的端午节。
?
端午节与屈原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带你了解屈原不为人知的故事?
端午节到了很多人都喜欢把焦点放在屈原身上,探讨肉粽与屈原的关系。据说屈原是一位作家、花美男、楚国贵族与忠臣,在他的作品当中,不乏有许多对于楚怀王表达情感的作品。然而就如同诗经一般,这样的作品在过去都被认为是爱国之作,与小情小爱无关。
例如在《诗经》周南·关雎里的这段文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明明就是在讲男孩对于女孩的仰慕之情,而诗经的大部分内容,也就是流行歌曲歌词大全集而已,但是部分学者却把国君解释成淑女、爱国志士解释成君子,强调志士应该忠于国君。
在过去的年代,谈爱情不应该被,必须忧国忧民才可以,许多爱情文学就这么被曲解为政治作品。屈原,虽然不知他的相貌为何,有人形容他“峨冠博带、相貌俊逸、玉树临风、沉郁凄美、泽畔行吟、个性超然、洁身自爱、忠君爱国、以死明志”。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屈原,其实不姓屈,而是氏屈,他的姓是芈,芈是楚王的姓。简单来说,如果以清朝的八旗来比喻,他就是楚国的正黄旗芈姓下的屈氏分支,另两支是昭与景,这三姓是楚国的正黄旗,号称三闾,当然是楚国的直系贵族,与楚怀王算是本家。虽然家道当时已经式微,但他年轻时就被楚怀王赏识,担任三闾大夫,管理宗族事务。后来更升任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如果不是张仪、上官大夫靳尚与楚怀王的宠妃郑袖,楚国确实可能在他的领导下,与秦国一较高下。他先受到同事靳尚的排挤,被楚怀王渐渐疏远,后来又遇到张仪以割让秦国六百里土地为由,让楚国与齐国断交,为了这块土地,楚怀王还派了专人到楚齐边境辱骂齐王,彻底断了两国邦交。
断交以后,张仪才跟楚怀王说,只能割让六里土地。楚怀王发现被骗,两次派兵攻打秦国,反而大败而还。楚怀王甚至最后被俘虏,死在秦国。楚国虽然由顷襄王继位,但很快就面临亡国危机,屈原在这样的混乱的时局下,决定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投江
在屈原的作品中,很喜欢用香草或美人形容自己,例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来形容自己。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没有人了解我也毫不在乎,只要我内心情感确实芬芳。让我的头冠高高耸起,让我的佩饰长长垂地。内在芳香与外表光泽糅合,只有我光明的本质没有毁弃。”也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来形容自己的感情坦荡,但却被其他女人嫉妒,被谣传成“善淫”。
想想屈原,他虽然是楚国贵族,但已经家道中落,被楚怀王破格拔擢,可出入宫中,并带领楚国的内政外交,后来因为张仪、郑袖的原因而被流放。但当时的国家观念并没有这么强,各国人才流动也都很正常,为什么屈原一定要跟随楚怀王,又经常以女性角色自居,表达对于楚怀王的“爱慕”之意?是的,你也想到了,他们可能是爱人。
这个论战,曾经在1944年的中央日报打过笔战。有人赞成,例如朱自清,就是写“背影”的那个人,但也还是有诸多的楚辞研究者反对,认为太过夸张。其中一个理由,就在于楚怀王的宠妃郑袖。郑袖,根据《史记》,说她“美貌而嫉妒,性聪慧。”意思是,郑袖有三个特点:美貌、嫉妒心强、聪明有智慧。
影视片段郑袖与楚王
关于郑袖最有名的事迹,应该是“割鼻事件”。话说魏王曾经送给楚怀王美女一名,郑袖对她非常好,以表示并不嫉妒这个女孩,但私下跟这位小姐说,见到楚怀王时,要以手掩住鼻子,因为国王喜欢这个姿势。后来楚怀王问郑袖,你的好朋友为什么每次看到我,都要掩住鼻子,郑小姐就以“恶王之臭”回答。楚怀王被刺激到痛处,于是下令割去美女鼻子。
另一个例子,就是楚怀王拜托张仪帮他找美女,郑袖非常恐惧,因此拿了很多钱贿赂张仪。张仪就对楚怀王说,“遍行天下,未尝见如此美者”,楚怀王被张仪说服,因此而作罢。从这个例子来看,屈原会不会爱上楚怀王,以他的生平与个性来说,比较难以想像。首先,根据考证,屈原是有妻子的,但并不是陈氏,而是刘氏或邓氏,他还有三个儿子,至于昭碧霞则是戏剧效果,根本没这个人。
也有传说,因为郑袖与屈原感情太好,引起楚怀王嫉妒,所以楚怀王派人在汨罗江杀了他,根本就不是自杀。这个说法也不正确,因为在屈原死前,楚怀王早就已经在秦国病死,自身难保,何来可能杀害他?
影视作品中的楚怀王
当然,有妻子或是喜欢郑袖,并不能代表屈原不喜欢同性,毕竟在古代,同性互相喜欢并不是罕见的事情。不过,下一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楚怀王年纪比起屈原来说,年长很多,根据历史记载,楚怀王体型肥胖,还有严重的皮肤病,口臭也相当严重。就算不以貌取人,楚怀王除了赏识屈原以外,脑袋简直一无是处,相信张仪会割让土地给他、张仪说老婆很正不要纳妾,他也就乖乖听话,甚至不断发兵攻打秦国,在外交、军事、用人上优柔寡断。
而屈原却是一个有个性与洁癖的人,据说屈原有“一日三濯缨”的习惯,也就是一天洗三次帽带,可见他对于清洁非常重视。虽说爱情是盲目的,但屈原这样的花美男会喜欢楚怀王,大概也就是端午节的时候,作为茶余饭后的话题而已。或者,你要坚持爱情是盲目的,其实我也可以接受,毕竟,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吃肉粽,而与屈原又有什么关系,我们还不是没在计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