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04 22:13:22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其统治的长达近三百年里,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宣告覆灭。那么这皇亲贵胄都去哪里了?解放后清朝皇族去哪了?今天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
解放后清朝皇族去哪了
清朝灭亡后 皇室贵族们原来都躲到了这里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退位,大清封建王朝宣告结束。清朝经历了12位皇帝。在大清覆灭的时候,当时还有600多名皇亲国戚,那么这么庞大的爱新觉罗氏都去了哪里?
大清覆灭后,很多王公贵族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有的王爷甚至变卖家产来度日子。
据传闻,袁世凯掌握大权后,曾强迫他们改姓为金,有的皇亲国戚照做有的却拒绝。
在当代,我们身边有很多姓爱新觉罗的,比如歌手爱新觉罗启笛。
据历史考证,当时大清灭亡后,爱新觉罗皇族都躲到了一个小村子里,这个村子在辽宁省本溪市内,很多人后来改名换姓,并在该村扎根生活下去了。
据了解,该村叫“泥塔村”。该村的爱新觉罗氏一直以务农为生,但文化水平比较高,制定有皇家条例来约束后裔们的言谈举止,至今保留下许多传统节日。
据介绍,当地爱新觉罗氏喜欢看清朝历史的电视剧,如《康熙王朝》《康熙微服私访记》等。
清朝五大未解之谜 大多数国人还蒙在鼓里
这是一个至今让人们感到充满悬疑的朝代,为何国号后金改为大清,还有关乎大清国运盛衰、帝运长短皇家陵寝修建在清东陵,等等,谜一般的清王朝,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弦。
1、清东陵选址之迷
清东陵是清朝入关之后第一个帝王陵墓群,关于它的选址有很多说法,有的说它紧邻皇家猎场,方便皇帝来往。还有的说,因为这里风水好、有灵气,吸引了真龙天子,更有意思的一种说法是说清东陵是明朝皇帝让出来的。
据清史稿中记载清东陵是清朝顺治皇帝偶然选中的地方,可是历史真相却是清东陵所在的昌瑞山不仅顺治皇帝来过,明成祖朱棣也来过,不过朱棣看过以后竟然拂袖而去另选他地。
这就有了明朝一让陵寝之说,一让之后还有二让呢,到了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选定陵寝的时候,又看重了昌瑞山这块风水宝地,但没过多久,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占领了北京,崇祯吊死在了煤山上,这又是一让。
不过在清朝的史料中,却从不提及这段历史,而是讲述了一个清朝皇帝选址清东陵一个颇为传奇的故事。传说在顺治皇帝死后,康熙修建地宫的时候,风水术士选中的吉穴正是当年扳指滚落之处。
顺治皇帝死后,康熙皇帝便根据父亲的遗愿在昌瑞山建了顺治皇帝的陵寝——孝陵,此后康熙、乾隆、咸丰、同治皇帝都在此修建陵寝,清东陵也就成了清朝规模最大体系最为完备的帝王陵墓群。
2、三个皇帝无子嗣
大清王朝统治了中国近300年的时光,然而到了最后三位皇帝时却出现了一个让大家都很奇怪的事情!有三位皇帝,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宣统皇帝居然都“绝后”!没有留下任何子嗣。
大清朝爱新觉罗皇族在大清末路的最后几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皇帝们都妻妾成群为何连个孩子也生不出来呢?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爱新觉罗皇族绝后呢?因为皇帝无子是当时清廷的忌讳,相关的史书医术都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不过后人推断可能是爱新觉罗皇族的婚配制度产生的影响。推断总归推断,但真正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3、乾隆棺椁“鬼顶门”
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寝。这样一位帝王的陵寝可不一般,光耗银200多万两,工精料美,富丽堂皇,极尽雄伟与豪华。“文治武功”都堪称典范的乾隆生前极为重视自己的陵寝建设,其规制甚至超过了父亲雍正。
然而就是这样一代大帝,死后却屡遭盗墓贼袭扰,落个尸首分家。乾隆曾经不得不“亲自”用棺椁顶门防盗贼,这就是裕陵地宫两次棺椁顶门之谜。1928年,“东陵大盗”孙殿英率部盗掘裕陵地宫。
气急败坏的士兵们用炸药将石门炸开后,强行进入了金券
前三道石门被很快撞开了,第四道门却怎么都撞不开。气急败坏的士兵们用炸药将石门炸开后,强行进入了金券。这才发现,地宫内有积水,一具巨大的棺椁顶住了石门,这才给打开第四道石门增加了难度。
孙殿英兵匪开棺扬尸、洗劫了裕陵地宫。后来清室遗老收拾残局,重新封闭地宫石门。1975年,文物保管部门准备对裕陵地宫进行清理。由于第四道石门已经被孙殿英的兵匪所毁,地宫就剩下了三道石门。这时,大家已经知道了打开石门的窍门,前面的两道石门都很轻松地打开了。
到了最后一道石门,又遇到了难题,怎么都推不开。当时工作人员纳闷,用千斤顶,把最后一道石门顶起来,发现又是棺材顶住了。乾隆的棺材明明被放回了原位,怎么又从床上跑了下来?大家都啧啧称奇。
这就是裕陵地宫棺椁两次顶门之谜,也就是所谓的“鬼顶门”。不过,乾隆地宫里有六具棺材,为何只是乾隆的棺材顶住了最后一道石门,这个谜团还有待进一步探考。
4、大清国号起源之谜
大清朝为什么会叫清朝呢?清朝的国号是怎么来的?在1636年皇太极易“金”为“大清”,不过当时并未说明国号之由来,致使“大清”国号成为一桩历史悬案。
这“大清”国号究竟隐藏着什么玄机?对此,后世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总结为六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源自青色。有人引用乾隆皇帝“天造皇清,发祥大东”之诗句,提出以五色配五方,则东方为青色。但将“大清”与青色相联系,似乎有些牵强。
第二种说法:发音近似。如有人认为“金”与“清”音接近,将原金国号改为清,是选取发音近似的合适字代用。
第三种说法:源自古代传说。如有人提出皇太极改金为清,源于历史上少昊金天氏传说。少昊金天氏称父为清,且又称土为清,胙土于清。皇太极将金国比作少昊金天氏,金天氏胙土于清,故采用“清”国号。
第四种说法:周室受命。如在古书《尚书》、《诗经》、《周颂》书中均能找到“清”字,据此,“清”乃周室受命之象征,皇太极改国号或许是将自己的事业比附周武王之大业。
第五种说法:以水克火。有人认为朱家大明的“朱明”二字都具火意,以水克火,符合五行相克说。再则,因“火克金”,起先的金国号不吉利。皇太极以清为国号,明确显示其取代大明的意图。
第六种说法:笼络人心。有人认为皇太极在改“后金”为“清”的前一年,已废除“女真”族号,改为“满州”。而“满州”在满语中音近“曼殊”,本是佛名,意为“清之帝王”,是佛的化身。因此他用“清”代“金”,对笼络各族人心和进一步取代明王朝,作用都比“大金”或“后金”来得大。
以上几种说法各有其理,又互为补充。以此可见,1636年皇太极易“金”为“大清”,可能是各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趣的是,皇太极的“崇德”年号与明朝的“崇祯”年号相近似,而与明朝的“崇尚祯祥”相对,他的“崇尚道德”,似乎是将自己置于高出明朝的地位。
大清国号起源的真正原因,想必皇太极最清楚不过了,遗憾的是史料中并未记载国号由来,成为一桩历史悬案。
5、景陵为何三度起火?
景陵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频发大火。对于古建筑来讲,这可是致命的事情。景陵在历史上共有过三次起火的记载,先说第一次。
第一次起火发生在道光十二年(1832年)正月,景陵东西朝房的房檐先后起火,幸亏护陵官兵扑救及时,扑灭了着火点,未造成火灾。虽然这次失火并未造成多大损失,但道光帝得知后,还是严厉惩处了护陵官兵。
第二次着火发生在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二月二十日早晨,景陵的隆恩殿突然起火,陵隆恩殿内供放着康熙皇帝和4位皇后、1位皇贵妃的神牌。随着烈焰腾空,火势蔓延,整个大殿很快变成了一座火山。
这件事被守陵的大臣上报给了朝廷。慈禧太后一听,吓了一跳,赶忙派出两个重量级的大臣前往查办,这两个人就是赵尔巽和铁良。两位钦差大臣不敢怠慢,急急忙忙赶到了东陵,他们用尽了各种手段,也未能查出火因,只得回京了。
他们在写给光绪帝的奏折中无可奈何地说:火自上出,查无可疑形迹。对此光绪帝也无计可施,只得对守陵官员进行了一定的处罚。最后不了了之了。
景陵的第三场大火发生在1952年7月14日,正是一个雨季。一个电雷劈到了大碑楼的殿脊,大火烧了起来,不仅烧毁了建筑,连里面的石碑也被烧毁了。景陵发生的这三次大火,改变了景陵的命运。景陵大殿到底因什么起火,当时皇帝都束手无策,到现在这个案子就更难破了,起火的原因恐怕已成不解之谜了。
清朝灭亡后,格格们去了哪里?她们的际遇让人唏嘘
清朝大多把公主嫁给蒙古部落的王爷们。然后清朝的皇族也大量娶蒙古部落的妹子,是谓满蒙一家。其实清朝公主的夜生活要受到老宫女的指导。清朝格格如果想,是不能直接联系驸马的,需要请嬷嬷去传驸马,嬷嬷就成了格格的夜生活经纪人。嬷嬷不给你传话,你就干等到天亮吧。
所以清朝的灭亡,格格们虽然不能再向以前那样享受荣华富贵了,但是她们也彻底自由了。那么清朝灭亡之后,这些格格们的命运如何呢?
人称未代皇姑的七公主爱新觉罗·韫欢,她是溥仪最小的妹妹。后面改姓金叫金志坚。她们家是很牛的。家里出过二位皇帝,光绪跟溥仪。父亲醇亲王载沣也是摄政王。七公主韫欢从事的是教育工作,一开始在学校当园丁,后面成为老师,在小学、初中都教过书,还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她嫁的老公乔宏志也是一名人民教师,而且还是自由恋爱。算是格格中第一代自由恋爱的人。
六公主韫娱是个画家,其丈夫王爱兰原姓完颜,是金世宗完颜雍的后人,本人也是个画家,两人是志同道合。
五公主爱新觉罗·韫馨嫁给了清朝大臣之子万嘉熙,万嘉熙曾经到日本学过军事,后面回国当翻译,韫馨则在一家饭店当出纳。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四公主韫娴嫁的是溥仪的同学赵琪璠。1949年赵琪璠意外跟着南去的人群到了台湾。幸好,赵琪璠在1982年归国,一家人终于团聚。
三公主韫颖嫁给了清朝大臣荣源的二儿子,也是皇后婉容的弟弟润麒。后来去了东北伪满州国。在1945年后,三格格韫颖就独自支撑家庭,后参加政协,参与街道工作,出任治保主任。
二公主爱新觉罗·韫和嫁的是曾任伪满州国总理的郑孝胥的孙子郑广元。解放后,公主当了幼儿园管理员,丈夫当工程师。
大公主爱新觉罗·韫媖嫁的是婉容的哥哥。她去世的很早,17岁那年得急性阑尾炎,最终去世。
清朝灭亡时,政府为减少伤亡,也是出于对清廷王室的尊重,在对清廷做劝降工作中,给予清廷不少优待条件。所以清朝灭亡后,政府依然保留了许多对皇室的建制,承诺每年支付清室费用400万两银元,同意溥仪暂居紫禁城,史称“逊清小朝廷”。
对于格格们而言,或许能好好的活着就是最大的慰藉了吧。虽然这样的生活比不上以前的荣华富贵,但她们也从此变得平静、自由。
可以说,在历史巨变的时期,她们也在努力调整自己,去适应新的时代。这大概也应了那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溥杰有后代吗在哪
溥杰
爱新觉罗溥杰,溥仪的亲弟弟,两个人从小在一处长大,兄弟两人的感情也是十分的深厚。溥杰长大后到日本留学,也因此缘故,娶了日本皇室的近亲嵯峨浩为妻。其实当初这两人的结合完全是日本人的阴谋,日本人的目的就是希望嵯峨浩能够为溥杰生下个儿子,让他成为满清的继任者。
溥杰溥仪两家
但是嵯峨浩跟溥杰并没有让日本人的政治理想如愿以偿的达成,嵯峨浩跟溥杰婚后接连生育了两个女儿。大女儿慧生19岁为爱殉情,也有人说她是被日本人枪杀的,那个时候的溥杰尚在接受劳动改造。
多年后溥杰释放,嵯峨浩带着二女儿跟大女儿的骨灰来中国跟溥杰团聚。不久后嵯峨浩入了中国国籍,不过二女儿嫮生成年后嫁给了日本人,婚后随夫姓跟随丈夫生活在日本,两个人婚后育有五名子女。所以溥杰的后代应该现在在日本。
爱新觉罗的后代都去哪了
爱新觉罗后人在哪
爱新觉罗作为满清皇族,解放后这些皇族后裔大多改了姓氏,有些人对他们出身满清皇室的身份避而不谈,也有人以此为荣。
溥仪就不用说了,虽然是末代皇帝,但是却很遗憾没有后代。不过溥仪的另一个弟弟溥任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2015年去世的,享年97岁。他的子女中有当老师的,也有从事现代科技相关工作的,不过据悉溥任的孙辈中都是女孩子。如今很多爱新觉罗的正支后人都比较低调,不会拿爱新觉罗的身份来四处炫耀,倒是许许多多旁支远系的皇室后人才会自诩出身满清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