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29 22:55:43
导语:历史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文化传承上意义非凡。特别是在当今浮躁高速的时代里,读史可以让一个人的心彻底沉淀下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和文化,可谓是至宝学问。对历史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读读二十四史,那么就会有人问二十四史读完要多久呢?一起看看吧。
二十四史读完要多久
喜欢读历史的朋友肯定都听过“正史”二字,何为“正史”?按照《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就是皇帝批准、允许传播的史书。所以与正史相对应的还有“野史”,野史就是那些在野之人写的历史记载,既没有得到皇帝的认可,也不具备广泛传播的资格。
关于二十四史,想必不是大家都熟悉了解的。本文给出几个方面的知识点,为大家读二十四史做点普及工作。
一、关于修史的时间顺序
二十四史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唐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按照我们一般的想法,上述二十四史的修史顺序应该是与朝代的时间顺序一致,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这里最典型的就是《后汉书》与《三国志》的修史顺序了。《后汉书》记载的主要是东汉的历史,起于光武帝时期,止于汉献帝时期;而《三国志》主要记载三国鼎力时期魏、蜀和吴的历史。虽然东汉结束之后才有了三国鼎力,但实际上《后汉书》要比《三国志》晚出100年!这就比较奇怪了。其实也不难理解,一个朝代灭亡之后,新朝往往要召集旧臣们来修史,以此表明自己王朝的正统,同时也宣告旧朝的灭亡。但也有隔一个朝代,甚至是隔好几个朝代才来修史的情况。
就拿《后汉书》来说,本来东汉末年的大学问家蔡邕是修东汉史实的最佳人选。但不幸的是,在董卓被杀事件中,蔡邕因感念于旧恩(蔡邕曾受过董卓恩惠)在朝堂上为董卓叹息了一句,结果被王允收监,最好死于狱中。最有可能修东汉历史的人死了,以至于到西晋建国、东晋南迁之时仍没人拿起笔修史,还是南朝时期的范晔在前人所记史料基础之上完成了《后汉书》。
二、唐朝是修史数量最高的朝代
前面已经讲过,按照一般修史的过程,是当代的人修前朝的史,但唐朝显得十分特殊,因为二十四史中有八史是在唐朝前期修成的!
唐朝统治者如此重视修史的工作,还得得益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史学家——令狐德棻。这位是唐朝第一个主动向统治者提出要修史的人,结果李渊和李世民两父子赞同不已,在他的协调之下,唐朝期间完成了八部正史。这八部分别是《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和《北史》。没错,唐朝修的史书全是记载两晋及南北朝隋朝时期,因为这长达三百年的大混战时期,朝代更替地太过频繁,历史学家都来不及修史!
三、修史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虽然说历史是最好的一面镜子,但这面镜子却是胜利者提前动过手脚的。所以在读史过程中并不能一味地信书上所记之事,所谓“全信书不如不读书”。
最明显的就是为了宣扬本朝代的合法性而故意摸黑前朝皇室的行为,这对于历史的真实记载是十分有害的。譬如在《隋书》中对隋炀帝的记载可能有所夸大,后人在读史过程中就会对他形成“荒淫无道”的形象,而忽略了他有开凿大运河的历史贡献。
毛泽东爱读书,喜批注,是出了名的。
从1952开始直到去世,毛泽东用24年的时间,通读了4000万字左右的《二十四史》,做了大量的批注,有些部分还不只读过一遍,多的至少看过五遍以上。即便专门研究历史的专家学者,能通读一部《二十四史》的人也很少见。毛泽东读书,经常带着分析和批判的眼光。他说,“一部《二十四史》大半都是假的,所谓实录之类也大半是假的。”但不能因此就不读,要分析它、批判它,“把颠倒的历史颠倒过来”。
例如对陈桥兵变,毛泽东的评价是,“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的臣子,奉命北征,走到陈桥驿,竟发动兵变,篡夺了周的政权。《旧五代史》却说他黄袍加身,是受将士们‘擐甲将刃’、‘拥迫南行’被迫的结果,并把这次政变解释成是‘知其数而顺乎人’的正义行为。”又如《宋史·秦桧传》,毛泽东批注:“宋高宗、秦桧主和投降,实际上主和的责任不全在秦桧,起决定作用的是幕后的宋高宗赵构。”
《资治通鉴》是毛泽东特别青睐的历史著作,1975年某日,他指着桌上的《资治通鉴》问孟锦云:“孟夫子,你知道我这部书读了多少遍了?”不等孟回答,他接着说:“一十七遍,每读一遍都受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恐怕现在是最后一遍了,不是不想读,而是没有那个时间啰。”
在延安的窑洞里,借着煤油灯微弱的光亮,他把李达撰写的42万字《社会学大纲》,整整看了10遍,并在书眉和空白处写下了1万多字的批注。
感觉他的一生都在与书相伴,在学校看书,打仗的时候看书,当了主席后依然看书。“活到老,学到老”,毛泽东学贯古今,东方的,西方的,古文的,白话文的,地理、哲学、兵法、史学、经济什么类目的他都博览了。
二
看书要能“厚今薄古”,很多人看过就看过了,没什么感触。毛泽东常常站在当下,以古人之智去解决今人的问题。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为我用,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从二千年前的故事观照当下发生的事情,以史为鉴,看书的目的就达到了。比如读《西厢记》,可以从红娘身上读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小人物的大勇气;如果我是红娘,我处在她那样的处境,我会怎么和老夫人对抗呢?我能讲出红娘那样的话吗?仅仅只是一个丫鬟呀,要和高高在上的老夫人对抗,这需要多大勇气啊!再一想,很多问题只要置换一下,把书中的人物换成了你自己,站在当时的立场,你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很多难处,你会大呼:“原来问题不是这么简单!”
毛泽东读《三国志》,其中有那么一节:孙权招降敌人的某员大将,招过来后给了他要职,但是孙权把一同来自敌方的这员大将过去的部下全部杀了。毛泽东在这里做了批注,认为孙权招降大将,很对;但杀了大将的部下,大错!毛泽东说“何不把大将的部下一起招来用?”大致是这么一个意思了。在很多书籍里面,毛泽东都特别留意俘虏的处置问题。在毛泽东亲身的革命实践中,红军都不滥杀俘虏,而是采取宽大、改造、为己而用的策略,像后来傅作义、程潜这些国民党的将领都被招过来了!
读书,要有粗有细。书那么多,肯定读不完。有些没有意思的东西,越过去。但一定要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发现什么有用,什么没有用。很多有用的东西不会写着“有用”两个大字,不会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反倒是它们装成没有用,躲在某个角落,和你捉迷藏!
毛泽东对《南史·韦睿传》非常重视,在这篇900字的文章中,所加批注多达25处。韦睿出身世家大族,曾经官拜南朝宋的雍州刺史,齐的上庸太守、建威将军,后来跟随雍州刺史萧衍起兵。萧衍称帝(梁武帝)后,韦睿担任廷尉,封都梁子,迁豫州刺史,领历阳太守。《韦睿》中有这么一段
睿素赢,每战,不尝骑马,以板舆自载,督励众军。魏兵凿堤,睿亲与争。魏军却,因筑垒于堤以自固。起斗舰,高于合肥城等,四面临之。城溃,俘获万余,所获军实,无所私焉。初,胡景略与前军赵祖悦同军交恶,志相陷害,景略一怒,自啮其齿,齿皆流血。睿以将帅不和,将致患祸,酌酒自劝景略曰:‘且愿两虎勿复私斗’。故终于此役得无害焉。睿每昼接客旅,夜算军书,三更起张灯达曙,抚循其众,常如不及,故投募之士争归之。所至顿舍,修立馆宇,藩篱墉壁,皆应准绳。合肥既平
毛泽东对这段记载很感兴趣,在文句旁密加旁圈,写了不少批语。在说到韦睿每战“以板舆自载,督励众军”,和“魏军凿堤,睿亲与争”,毛泽东逐字旁圈,分别写了两处“将在前线”,推崇他身先士卒的领兵作风。在说到韦睿攻克合肥时,“所获军实,无所私焉。”毛泽东又逐字旁圈,批道:“不贪财”。韦睿能团结部下,在胡景略和赵祖悦闹矛盾时,他亲自调解,晓以利害,避免了不利后果。毛泽东于此处批道:“干部需和”。说到韦睿治军,通宵达旦,操劳各种事宜,设立法度那一段,毛泽东也是逐字旁圈,批道:“劳谦君子”。
三
《曹刿论战》我们高中时都学过,可是很多人只学到皮毛,很多人都忘得一干二净了。毛泽东是怎么读的呢?比如毛泽东说:打仗要讲战略,要在战略上轻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什么叫战略呢?毛泽东拿这篇文章来讲:“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同时是说的战略防御的原则。中国战史中合此原则而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毛泽东打的很多胜仗,几乎就是《曹刿论战》的翻本,很多都是以少胜多的例子,但从具体的某一次战争上看又都是以多胜少的例子。毛泽东在读《孙子兵法》后十分推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我们听得够多了吧,可是谁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呢?我们的理解无非是:知道了自己的情况,也知道了别人的情况,我们就能打胜仗。我们把它放到商业竞争中,我们可曾了解我们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我们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吗?也许我们试图去了解,可幡然发现问题不是那么简单!原来要做到知己知彼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会有很多迷雾,有很多障眼法。我们如果想得更深一点,怎样去知己知彼?怎样拨开迷雾,弄清真相?这又关系到了如何做出一个正确判断的问题。比如我说管理也好,做生意也好,就是一个获取信息的过程,在现代这个社会,要获取信息是有很多诀窍的,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获取信息就是一个知己知彼的过程,怎样获取信息就是怎样去知己知彼。由一个战争的策略性问题,联想到了商业竞争、管理上的问题,这就是读书的方法。要读书,读好书,更要懂得怎样去读书!
读书当学毛泽东那样的读法——“厚今博古”,人物置换,情景置换,设身处地地思考!用古人的智慧解决今天的问题。从小细节展开去,发现大内涵!有些书中的叙述仅一笔带过,可能恰是一笔带过的东西,里面就有大真理、大智慧!故读书还要讲细心!要看书,看好书,细看书,观书进而观吾身,这就是看书的奥妙。古人说格物致知,看书不是白看的,看了一定是拿来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