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焦点

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挖

时间:2017-08-26 09:44:52

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挖

导语:秦始汉武,一代帝王皇帝开始!阔灭六国,统一全国疆土,秦始皇何其野心,何其雄心,秦始皇墓到底如何呢?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挖呢?1、建造大棚会遮挡秦陵地面景观2、挖掉封土会使秦陵地面景观消失3、地宫深深,上下不便4、发掘时间过长5、发掘能力与研究能力有限6、保护技术不成熟7、投资太大8、相关国际组织可能干预……有人主张发掘秦陵,揭开历史谜团。可是,更多的考古专家、社会人士、国家主管部门却不赞成挖掘秦陵……

秦始皇陵为什么不敢挖? 专家:盗墓贼告诉了我们答案

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挖

1、建造大棚会遮挡秦陵地面景观

根据古文献记载和考古调查,秦陵封土(“封土”是陵墓主人入葬后,在封填的地宫或墓室上聚土堆成的高大坟冢,民间叫“坟”)南北长约515米,东西宽约485米。想发掘这么大的一个帝王陵墓,没有几十年肯定挖不完,甚至有的考古学家说可能要挖一百年都不止。

因为考古不是平整土地,不是炸山挖煤,而是要获取尽可能多的历史信息,所以要保护文物不受到任何因发掘造成的人为损坏,就不能用推土机推,也不能用挖掘机掏,更不能用炸药炸,只能慢挖,不能快挖。

如此一来,长年累月风吹日晒,夏天下雨,冬天落雪,露天作业不现实,也不可能。最好像挖兵马俑坑那样,先搭建一个能遮风避雨的大棚才有利于长期发掘,保护出土文物安然无恙。

从技术上来说,搭建一个500米跨径的大房子估计不是难题。目前,单跨径超过500米的桥梁已经不止一座,像上海的卢浦大桥550米,重庆朝天门大桥552米等。

问题是,造出这样跨度的大棚子,把整个秦陵封土都“包”到大棚里去,人们就再也看不到秦陵与周围群山融为一体的巍峨景观了。

2、挖掉封土会使秦陵地面景观消失

中国坟墓的结构,分为地下的墓和地上的坟两部分。在古代,地面以上的封土区别不大,不同的是地下的墓室。

汉代以前的墓室以土坑墓为主,就是往地下挖一个深坑,放入棺木和随葬品,再在墓口铺上大木头做盖,在上面厚厚地覆上土,埋得严严实实。时间久了,盖在墓口的木头腐朽了,容易造成塌方,墓室会被掉下来的土填满,再无空隙。

这种情况到了西汉特别是进入东汉以后才发生了改变。从那时开始,砖被大量应用到墓室中。人们用耐腐的砖砌起四壁,墓顶也造成像拱桥那样的结构,墓室变成了一个既结实又不易塌方的大空房子,里面下葬的灵柩和葬器基本上不会被塌方的土填埋了。这种墓叫做砖室墓。

有很多讲究的砖室墓还有出入的砖门。有些家族的人去世,按当时的习俗要合葬于一个墓室里。先逝世的人先埋进去,多年以后,家族中又有人去世,可以把墓室的砖门打开,再埋进去。之所以一个墓室里能先后埋葬很多人进去,关键是墓室不塌方,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再利用。

秦是早于西汉的王朝,所以秦陵肯定会被塌方的填土埋实,墓室内部不太可能存在空旷的空间。

这就是说,如果真挖秦陵的话,压根儿不可能挖一个洞,找到墓门之后直接进去,只能先把封土大面积地挖掉,露出整个墓室的墓口平面以后,才能再深挖下去,直到挖到秦始皇的灵柩。

但是,这样一来,秦陵巍峨的封土景观就消失了,如何让人感受秦陵恢弘的全景?如何让人感受建造如此工程的艰辛与伟大?更何况,封土本身也是不可再生的历史遗迹啊。

3、地宫深深,上下不便

考古探测初步发现,秦陵地宫距地面约35米。先不说这个探测是否准确,假设符合实况,35米深的地宫相当于15层左右的高楼。

这样高度的立壁,如果是用石头或砖砌成的还算牢固,如果是土壁,就很容易塌方。当然,可以对土壁进行加固,可那样不就改变了立壁的原生形态,变成了现代人工制品?

兵马俑坑离地表3到5米,在旁边围上围栏,游客不用下去也能看清楚,可是,地宫比兵马俑坑深10倍以上,如果在上面围上围栏,让游客用望远镜看也不是办法;如果横七竖八建造一些楼梯、铺上滚梯、竖起电梯,岂不更是破坏了地宫内部原有的土木结构景观?

4、发掘时间过长

如果我们用最机械的算法,既不计算时间成本,也不考虑实际埋藏状况,更不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只算发掘面积的话,换算过程和结果如下:

换算一:陕西凤翔秦景公一号大墓(秦公大墓)是秦始皇14代先祖的陵寝,也是我国目前已发掘的最大的先秦墓葬,总面积5334平方米,深24米。秦陵面积25万平方米,大约是秦公大墓面积的50倍。秦公大墓从1976年起整整挖了10年。那么,秦陵是不是要挖500年?

换算二:兵马俑坑总面积约21000平方米,秦陵面积约是兵马俑坑总面积的13倍,深度是兵马俑坑的6~7倍。兵马俑坑前后陆续挖了30年,就算加上今年开始的第三次发掘的200平方米,一共才挖了约4700平方米。秦陵面积是兵马俑坑已经挖掘的总面积的50多倍,要挖多少年呢?如果像挖兵马俑那样,遇到特殊情况或发生异常问题,不断要停工,那又要挖多少年呢?

如果把挖掘面积缩小一点呢?如果不管秦陵封土,不计深度,只算地宫面积,大约25000平方米。这个面积相当于秦公大墓面积的4倍多,估计要挖40年;这个面积又是兵马俑坑实际挖掘面积的5倍多,大概要挖150年。

以上的算法看起来像笑话,却很能说明问题。兵马俑坑经过30年仅发掘了三分之一。秦俑考古队自组建以来已经历了三代人,很多老考古队员已经退休,有的已经不在人世。

已经退休的考古队首任队长袁仲一说:“兵马俑和秦始皇陵园的考古工作任重道远,考古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几代人,几百年坚持不懈地努力。”

前两年经济学家张五常说,一挖开秦始皇陵,马上就能产生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经济效益。他可能只算了经济账,而没算过秦陵居然要挖这么多年的时间账吧。

5、发掘能力与研究能力有限

地宫的发掘涉及一系列勘测、钻探、发掘、修复技术。我们没有科学揭露土木建筑陵寝的先例,缺乏直接发掘的经验,谁能保证不会发生发掘上的失误?

通常讲,如果现代的考古学家错失了一个发现,技术能力更强的后人还有机会去发现,但是,如果由于我们现今所用的方法或研究能力的局限而出现了失误,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

面对秦陵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和不可逆的历史文化遗产,谁敢轻描淡写地说句“付学费”了事?谁来埋单?向谁问责?纳税人能答应吗?民众能答应吗?

如果发掘后真的出土了种类繁多的遗物——不仅仅是兵马俑那样的陶质文物的话,修复的工作量有多大?专家们估计兵马俑三个俑坑全部发掘后将出土陶俑、陶马8000件,出土各类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最著名的一号坑约有陶俑、陶马6000多件,排列成38个纵队与战车相隔的步兵军阵。

目前,三个俑坑已经出土陶俑、陶马2000多件,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经过修复完好的陶俑、陶马1000多件,约占总数的七分之一。

这仅仅是修复兵马俑的工作量,还没算秦陵很可能出土比兵马俑更复杂的文物,还没算修复这些复杂文物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而这些无一不是我们难以回避的挖掘秦陵的必需的条件和前提。

6、保护技术不成熟

秦陵地宫中的文物如果没有被盗掘或破坏,肯定极为丰富。但是,彩绘、帛画、壁画、漆器、竹简、陶器、木器等文物一旦被挖掘出土,如何对它们进行保护将成为令人头痛的问题。

当年发掘出彩色兵马俑时,考古人员发现彩色兵马俑身上的生漆底层变化很快,一分钟后,漆层就开始起翘和龟裂,五六分钟后就会卷曲脱落,因此,每清理一小片,就要立即采取保护措施。清理一件彩色兵马俑往往需要大半年甚至一年。

2006年《中国文物报》曾报道说,即便不是丝织品等容易变质的有机物,就是非彩色的兵马俑那样相对不太容易发生变化的无机物,天长日久一直暴露在外,也生出了几十种病菌。为了攻克保护技术的难关,科技人员费尽了心力,才暂时缓解了眼前的麻烦。

另外,上述那些文物毕竟还是可移动的,万一现场处理有困难,还可以搬到博物馆里进行室内处理,温度、湿度、光度都可以控制,但是,地宫遗迹无法移走,只能就地保护。如何就地保护以及日后进行维护,考古学家们还没有非常成熟的经验和技术。

7、投资太大

中国人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也“不差钱”了,但是,发掘秦始皇陵这样大规模的陵墓,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将是巨大的。假如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发掘工作根本无法启动,即使启动了也难以长期维系下去。

现在,国内建一个省级博物馆,动辄耗资上亿元到几亿元。例如,前几年请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建筑面积相当于秦陵地宫的十分之一左右,总投资高达3.39亿元。

那么,挖秦陵需要多少投资?挖好以后建造秦陵博物馆又要多少投资?博物馆造好以后,日常的维护又要多少投资?

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更难以预料。当年三峡工程文物抢救最紧张的关头,曾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支考古队同时作业,历经十多年只抢救出淹没区十分之一左右的主要文物。

如果对秦陵进行发掘,是凭陕西自己的力量干,还是募集全国甚至世界的考古人员展开“大会战”?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几百、上千乃至数万人的考古队伍,仅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就够让人承受的。

现在已经规划在建的秦始皇陵遗址公园是国家重点工程,投资5亿多元,占地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七八十个故宫,这几乎是一个城市的规模了。

三峡工程的成果之一是成立了重庆直辖市,挖掘秦陵的结果会不会出个西安或咸阳直辖市呢?

8、相关国际组织可能干预

秦陵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国际著名遗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是不是会干预秦陵的发掘?怎么干预?这也是未知数。即便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人家最后同意了,那会不会像当年埃及修建阿斯旺新水坝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集20多个国家参与进来呢?

如果真的如此国际化了,国内外的考古发掘标准发生了冲突怎么办呢?假如那些外国学者以秦陵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的名义,非要把发掘资料拿回去做研究,我们又如何应对呢?看来,挖秦陵不但有涉外问题,还有科学化与否的行业标准问题,甚至还不乏中国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否可以让所有参加发掘的国家共享的难题。这恐怕是不少主张挖秦陵的人没想到的。

归根结底,我们这一代是把像秦陵这样的文物都挖完,还是留给能力肯定超过我们的子孙们去挖?这里有感性和理性的较量,有短期行为和长期规划的考量,有本位与全局的抗衡,还有业绩与政绩的对决。

秦陵面临的危机不仅是地震、渗水、风化、霉菌等自然破坏,还有我们急功近利的思维模式,把自己的智能最大化,对自己能力的时代局限性缺乏清醒的自省。在条件不成熟时急于发掘秦陵,透射出我们考虑问题的缺陷和自我认知的困局。

其实,怀着对祖先的敬畏之心,尽我们的“文化孝道”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何尝不是政绩,留给子孙何尝不是发展?

秦陵也好,中国数以百计的帝王陵墓也好,挖或不挖,应该遵循国家制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十六字方针。1997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完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强调:“考古发掘坚持以配合基本建设为主”,“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

换言之,如果我们的考古学家向古代提不出更多更深入的问题,为现代做不出创新的发现和创新的研究成果,就算我们的技术再好,哪怕世界一流,也还是不挖的好。

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挖

毫无疑问,如果不是1974年被发现,这座考古遗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将依旧沉睡于地下。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秦陵乾陵挖与不挖

中国有两个帝王陵墓很受世人瞩目,一个是秦始皇陵,一个是乾陵,后者是武则天和她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寝。

古往今来,知名度高的皇帝,多是生前自己折腾,死后被人折腾。自己折腾,也就是生前做了不少和别的皇帝不一样的事,谜团太多,盖得了棺,定不了论。于是后人跟随,破解谜团。不客气地说,就是接着折腾他们,让他们死后都不得安宁。后人折腾的最大特点,过去是贬褒功罪,评判得失;现在流行避虚就实,也就是挖坟掘墓。往客气了说,这叫关注,但关注的问题点,各有不同。

平民百姓关注秦陵和乾陵,集中在一个疑惑上:为什么不挖?感性色彩比较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是,挖和不挖哪个更重要?学理成分更大。这些年情况又变了,好像各级政府也开始掺和进来,仿佛辩论赛上的辩手,成了正方反方,正方肯定挖掘效益,反方强调保护功德,一个说YES,一个说NO。

秦始皇和武则天老是被后人这样折腾得死去活来,其实也怪他们自己。因为他们实在是生前太“出格”,死后也太另类了。要不然,和武则天同葬一个寝宫的李治,怎么不太被人提及,也不太被人折腾呢?原因就是人家李治生前没太折腾,属于常态国君,寿终正寝时,也按皇室礼数大殓入葬,一切都中规中矩。

秦始皇和武则天可不同了,都另类得很。一位是第一个在中国称皇称帝的男皇帝,一位是中国第一个名正言顺的女皇帝,于是,他们就一下子成了和别的皇帝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很不一样的皇帝了。

秦始皇另类到什么程度人人都知道,他把先秦泛用的“朕”字据为己有,成了皇帝专称;还放出话说:“朕始为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武则天好像比秦始皇还要另类,她干不成秦始皇统一文字那样的旷古大事,就干脆自己造了19个字,其中还给自己造了个名字,谁也不能用。

秦始皇那会儿,大开刻石纪功和树立碑碣风气,自己陵前却没留下只石片碣,这事好像没有多少人关心,可武则天树起的无字碑却是世人皆知。一个不留碑,一个留了碑,碑面又不着只言片语,这都给我们留下无尽的揣测和联想,激起专家无数的研究和争执,成了报刊传媒的头条稿源,成了人们茶前饭后的谈资。不留名句,没有恒言,二人身后都没有什么能传咏的名篇诗句在世。秦始皇曾东临碣石,求仙问神,但后人吟咏的却是“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曹操,让一代枭雄曹操风光无限,名垂汗青。

让人更不可思议的还有,武则天作为正式登基过的中国皇帝,在位15年却没为自己单独建造陵墓,而是在死后打开已经埋葬了22年的李治陵寝,与李治合葬一处。乾陵并不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皇家夫妇合葬墓,可是作为不同年号的两朝皇帝合葬一墓,倒真是中国旷古未有。一个女人先当皇后,再做皇帝,临死前留下遗言去帝号,重回皇后身份,世所罕见,是那些临朝称制的吕后、慈禧太后们比之不足的。即便到现代,中国这位一千多年前的女皇帝还叫百姓、专家、政府惦记着。

一般的墓葬考古到国家文物局即可能获得审批,可这位女皇陵墓的考古报审程序,却要拿到国家最高立法机构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讨论,让国家领导人轻易不能放言表态。要是哪一天乾陵像秦始皇陵那样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单,那外国人和世界组织还得掺和进来。所以,动不动就提议要挖这两个皇陵的人,不知道是否想过,秦陵和乾陵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怎能轻易挖得?秦陵在1987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真的要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不同意还是个事儿呢。

反正这么说吧,世上总有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女人,她们得到常人得不到的,却失去常人所拥有的。武则天就是这样的女人,但凡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她做了,没有资格做的事她也做了,有资格做的事她未必有兴趣去做,男性皇帝们不做或不能做的事,她没少做,最后做到了她丈夫李治也没有她名气大的地步。结果是,她的历史功过知者寡,她的历史故事闻者众。关于武则天的热闹不仅仅只是她生前82年里的那些事,大热闹还在后头。

那就是哪天有要挖她的陵墓的动议了,之前就要热炒起来;哪天真的开挖她的陵墓了,更要热得发烧;到哪天挖完她的陵墓,热度依然难退,依旧不会太平。等猴年马月折腾完了她生前死后那些事,兴许才能消停一点。中国人常说,人死后才能盖棺定论,那说的都是一般的皇帝和文臣武将,放在武则天身上不太管用,对她还必须得开棺解密,方能罢休。而且这还要赶早不赶晚,要下手快,起码要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乾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前。

但不管怎么讲,一个皇帝能另类到生前一生事,死后千古事,另类到他们的陵墓里埋藏着中国的文化秘密,埋藏着中国人的好奇心,埋藏着政府官员的经济发展规划,埋藏着专家学者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底线,恐怕也只有秦陵和乾陵可以比照了。

说实话,不少人对评价秦始皇与武则天的历史功过已经提不起太大的兴趣,那是专家学者们的事情。明眼人都知道,现代人关注的是如何古为今用,为我所用,还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实际得多,也现实得多。急性子的人早就顾不上澄清历史事实,寻找历史规律,叩问文明兴衰了,而是来他个“梦想照进现实”,干他个考古大揭密才爽快。历史事实被研究了多少年了,谁也没说出普适性的结论,总是这样悬着,叫人闹心,挖个真实出来不就完事了么?而且还有视觉,有触觉,有效益,有业绩。

即便是考古人也被“忽悠”得心里痒痒的——哪个不想在自己辛辛苦苦从业的一生里,赶上挖皇家帝陵的机遇,抱个大金娃娃,哪怕过过发掘的瘾也不枉为考古呢?尽管他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别说普通的考古人了,即便大专家也不例外。上世纪60年代陕西方面曾经打算发掘乾陵,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听说消息后,特别兴奋,盼望在有生之年能亲眼目睹传说保存在地宫内的《兰亭序》手迹。可周恩来总理却批示道:“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这种善意的劝阻,对乾陵起到的保护作用不可低估。好像郭老在失落之余还写下了“待到幽宫重启日,延期翻案续新篇”的诗句。

该不该惊醒那几位在地下沉睡的帝王?几十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动议不绝,提案不断。据上海《东方早报》记载,在2007年西安召开的“纪念武则天入葬乾陵1300周年学术座谈会”上,有专家再次提出发掘乾陵的建议,也有不少专家持反对态度。正如陕西省考古学会会长石兴邦所说,这一争议有代表性地显示了当代语境下,关于文物价值和保护的不同理念。

在搜狐网站上曾有过《当前该不该挖掘武则天墓?》的帖子,正方的命题是:该。若能打开,乾陵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具观赏性的博物馆。放在那里不挖掘,也要花费人力物力保护,挖掘有利于考古发现,是一大收获,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从实物上丰富中华文明内涵。反方的命题是:不该。对祖先留下的东西要慎重。当前在科学技术条件还有局限的情况下,不挖掘要比挖掘好。考古工作者,首先要做的是如何更好、更完整地保存历史,掌握或者恢复历史的原貌,而不是到处挖人祖坟,掘人坟墓,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其中大多数网友是站在反方的。

羡慕陕西,羡慕生妒,嫉妒到想把它最小化,可最小化的结果,还是很大。这就是文物大省的体量,这就是文物大省的厚度,这就是文物大省的气派。仿佛想要挖个谁,都是大动作,都得惊动国人和世人;仿佛讨论挖个谁,都不能局限在省内业内,必须扩大到国内;仿佛哪里有个发现,都不再是地方性的而是国家级的发现。

在中国文明兴起后的5000年里,一个陕西就占去了至少一千多年的辉煌;一个西安,就囊括了中国历史上无与伦比的汉、唐两朝盛世,没有哪个古都堪与比肩。陕西,应当比其他省的人走在文物保护的前列;拥有自豪的同时,也比其他文物小省肩负着更大的责任。

陕西的皇气,还凝聚在皇陵上。连中国最另类的一男一女两位皇帝,也都安身三秦,这还没算介于他们两人之间那位撑起大汉雄峰的汉武帝。毛泽东用诗词概括中国古代英雄时,都要提到秦皇、汉武、唐宗三位,能与他们平起平坐的只剩下宋太祖和成吉思汗二人了。在世界100项考古大发现中,秦始皇陵名列其中;在世界范围的人类十大考古发现评选中,中国唯一入围的就是秦始皇陵兵马俑。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知道,兵马俑坑只不过是秦始皇陵园五十多平方公里范围的一小部分;我们大多数人还可能不知道,2004年前后秦陵也面临过被摘牌的危机,差点被列为濒危世界遗产。

据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对秦陵进行实地调查后,发出了保护状况不乐观的函告,要求进一步履行保护世界遗产的公约。所以,国家早就开始了对秦兵马俑及秦始皇陵的彻底的保护与整治,投资5.2亿元的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和秦兵马俑周边环境改造工程正在实施过程中。秦始皇陵属于陵墓、墓葬类大遗址,由于在城市附近,可视性又较强,建设遗址公园的方式可以把文物发掘、保护的科学研究与旅游观光相结合,是对大遗址保护的一种探索。像秦始皇陵这样的大型遗址,挖到什么就保护什么的做法是不够的。划定保护范围有利于全方位保护和研究,也可以限制不合理的、可能给文物带来破坏的工程建设。

历史揭秘:若秦始皇陵打开会有多少谜破解?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层峦叠嶂,山林葱郁;北临渭水,逶迤曲转,银蛇横卧。高大的陵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1974年春天,正在打井的临潼县西杨村村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团:秦陵兵马俑,然而,时至今日,这座千年皇陵仍旧深埋地下,只是不断出土的陪葬墓文物时时诱惑着人们去遐思:如果秦始皇陵打开,那么将会有多少谜迎刃而解?

最先解开的谜团肯定是秦陵地宫的规模。关于秦始皇陵地宫的建造及相关情况,《史记》这样记载:始皇初继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司马迁向我们展示了地宫富丽堂皇的情景,地下有穿三泉而建的地宫,穷奢豪华的陪葬品,有以水银来表现的百川江河大海,有防止盗墓人的机关弩矢,玄宫顶部装饰天文星宿之象,地上模拟有统一后的中国疆域图,还有用鲸鱼油做成的长明灯,照亮了整个地宫,经久不熄……

《旧汉书》中对秦始皇陵的描述有“已深已极”、“深极不可入”之语。此外,在史料《汉旧仪》一书中也有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一段介绍,公元前210年,即秦始皇50岁生日时,丞相李斯向他报告说:我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连火也点不着了,凿时只听见空空的声音,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而《吕氏春秋》则记载“浅则狐狸扬之,深则及于水泉”,即最深到泉水。如果“旁行三百丈”可信的话,那么秦陵地宫下部的面积就会大得令人震惊!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他们推断地宫的深度在500~1500米之间。大多数中国学者认为这个数字难以置信,因为倘若地宫挖至1000米,那它就超过了陵墓位置与北侧渭河之间的落差。那样不仅地宫之水难以排出,甚至会造成渭河之水倒灌秦陵地宫的危险。与此同时,国内文物考古、地质学界专家学者在研究后推测,秦陵地宫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深。地宫坑口至底部实际深度约为26米,至地表最深约为37米。

无论地宫的确切深度是多少,可以确定的是地宫的规模之庞大,结构之复杂,以及构造之巧妙必定是超乎想象的。那么,传说与史书中对地宫“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想象,其含义究竟是什么呢?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给出了这样的推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应当是在墓室顶绘画或线刻日、月、星象图,位于西安交大的汉墓陆续发现了类似于“天文”“地理”的壁画进一步印证了这一推断。那么“下具地理”呢?北魏学者郦道元的解释是“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在于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

按照此种说法,地宫之中应有以水银象征山川地理,与“上具天文”相对应。在1981年和1982年,研究人员曾经对秦始皇陵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汞含量测试,结果发现,在封土中心1.2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有一个强汞异常区,其汞含量的平均值为陵墓外其他地方汞含量的八倍。秦始皇陵封土中的汞异常是地宫大量存在的水银挥发造成的,其分布呈有规律的几何形,这证明了司马迁所记地宫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内容属实。

人们不禁好奇地追问,地宫之中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民间存在着许多的传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秦陵的地宫内有水银所制的五湖四海,秦始皇躺在纯金打就的棺材里,游荡在水银制成的江河上,巡视着帝国的领地。当然,在真相不为人知之前,这些仍然只是传说。

秦始皇陵以其宏伟的规模、大量价值连城的陪葬品而闻名遐迩,历史的记载使许多人为之蠢蠢欲动,那么,秦始皇陵有没有被盗?地宫有没有被破坏呢?从史书的记述来看,秦始皇陵的确遭受过几次大的破坏,通过对陵园部分陪葬坑的发掘也找到了被盗的痕迹,考古人员在陵园地区的钻探也常发现有火烧土和被焚烧的木炭,证明陵园的附属设施的确被毁坏,那么,秦始皇陵地宫有没有遭到破坏呢?

通过对地宫周围水银含量的勘测,考古人员断定地宫依然完好,地宫表面检测出的大片强汞区,成为秦陵地宫尚未被盗的有力证据,如果秦始皇陵有通往地宫的盗洞的话,水银早已顺盗洞挥发掉。

《史记》中明确记载了地宫中有防盗的“机弩矢”,并且能做到“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不仅如此,秦始皇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单是营造恢弘的自然景观,在地宫中弥漫的汞气体,还可以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而且,汞的熔点很低,即使在常温下也极易挥发,而汞本身是剧毒物质,一旦吸入一定浓度的汞,即可导致死亡,因此在地宫中的水银还可毒死胆敢闯入的盗墓者。考古人员在秦陵封土周围找到的若干个通往地宫的甬道,也显示甬道中五花土并没有人为掘动迹象。

当然这种种的猜测只能止步于此,直至我们发掘秦始皇陵,揭开这位皇帝的棺椁之时,才能得到解答。以上这些谜团只是秦陵地宫众多谜团之冰山一角。我们对地宫的众多了解还只是建立于猜想和勘测,相信这一系列的谜团和疑云将会在未来揭开。

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挖

为什么秦始皇陵至今未开?秦始皇陵封土下的地宫距现地表深约30米。地宫的周围有近似方形的地下城垣。关于地宫内的情况,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是这样记载的:“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司奇器珍怪徒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也就是说,秦始皇陵地宫建筑犹如秦咸阳宫殿,内有百…显示全部

1.和大家说的一样,现代文物保护技术不够发达,墓室内气候和自然环境差距极大,氧化变形算轻的,马王堆出土的漆器里有新鲜藕片,接触空气不久就变成灰了.....没错,灰飞烟灭的灰,于是研究农作物发展历史的机会就这么擦肩而过—年轻人我们不约〈藕片严肃脸〉—

诸如此类的还有各类漆器竹简丝绸画作,壁画上红色暗得跟隔夜大姨妈一样已经算是鲜艳了,竹简直接碳化萎缩,完全失去历史价值,连马王堆汉墓闻名的帛画都分分钟暗沉脆裂。定陵的悲剧就不再赘言。

(题主你睁眼看看啊!!!这塌马就是一座山好吗!!!!!!货真价实要树有树要高度有高度要风景有风景的山好吗!!!!!!)大型陵寝一般有封土,早期为了祭拜方便以垒土或者种树的方式来标记墓穴位置,后来封土规模逐渐演变为墓主人身份财力的象征,秦始皇陵就是迄今发现的封土最大的垒土陵墓。

就是说真正挖墓之前先要移走一座山啊喂!!!!!!像伟大理想主义者愚公一样移山啊喂!!!!!!到这里花了多少钱我不是学工程造价的算不出来,麻烦懂的小伙伴帮个忙,再然后还要搭78个故宫大小的房子来进行隔离,不算上各种先进控温控湿控xx的昂贵设备,已经价格太美不忍直视了好吗Orz。

我国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嘛......大山深处同胞挨饿受冻亟待帮助,我妈昨天还跟我抱怨物价高贫富不均,所以嘛......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除了可能平平淡淡缺少激情,总没什么大错。

3.同样引自百科:

“ 秦始皇陵地下布置了用水银做的江河湖海。今尚残留遗址。

考古工作者还用先进的仪器探测到地下确有大量的水银和金属存在。”

假如是真的,在不能保证隔离水银污染的情况下放它自由飞翔月亮之上,我只想说临潼区的老百姓和你什么仇什么怨一百块都不给还要放毒气Orz

ps1:秦始皇陵的发掘必然带来许多实物资料方面的重大发现。在实物资料不充分的情况下,许多学者在研究中需要进行大胆假设,比如研究史前艺术的学者,在分析各类壁画纹样的时候,有些是必须依靠猜测的。马王堆T型帛画至今有“引魂说”“招魂说”“非衣说”等不同解读,帛画下部的图案又有是“水府”或者“地府”的分歧,帛画中下部还存在究竟描绘的是祭司场面还是墓主人生前生活场景的争议。。。

废话那么多。。。所以说秦始皇陵里的珍宝会推翻无数学者兢兢业业一辈子的工作成果Orz(很多学者一辈子只专注于一点,比如西王母,饕餮,夔纹等等),他们穷其一生得到的结论,铭文古籍一句话就能颠覆。

心疼历史学者T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新:

有知友提到从墓室口进入就不需要动封土了,定陵就是先找到墓室入口,然后进行发掘的,此方法除了不需要推平封土之外本质上和搭棚子是一个道理,目的都在于保持墓室内的初始环境〈类比保护凶杀现场←_←〉,而当前技术不足以支撑方案,就现在的状况来看,国家也不会花那么大力气在文物发掘上,已发掘的文物很多都保护不到位(博物馆未展出的库存文物大部分得不到妥善的保护,非常可惜,收进博物馆的是这种待遇,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还有知友提到把墓室抽成真空〈这脑洞Orz〉。真空确实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和文物产生化学反应,比如氧化,但这只适用于部分文物,另外一些不羁爱自由的,比如本文提到的竹简,处于真空中时迅速脱水〈类比蔬菜真空脱水的原理,有不正确的地方希望理科大神指出,毕竟没有亲眼见过被投喂给真空君的竹简〉,由于竹简的保存需要充沛水分,所以......然后......竹简君又再一次变成灰了_(:3」∠)_〈答主心疼竹简君地跑着哭~〉

蔬菜真空脱水的原理(引自360百科真空脱水词条):

液体(或固体)在真空中蒸发(或升华)变成蒸汽时需要吸收热量,称为汽化热。物质的汽化热随着汽化温度的升高而略有降低。比如lmol水,在50oC汽化,汽化热为42780J,而在100oC汽化,汽化热为40680J。蔬菜真空保鲜,让蔬菜的部分水份在真空中蒸发,这些水蒸发时要从蔬菜体内吸取汽化热,使蔬菜在脱水同时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的原理;这种现象有时也会给真空操作带来问题,如在大型真空装置中积存一些水,抽真空后部分水蒸发成蒸汽排除,而这部分水吸收汽化热使其余的水降温直至结冰,余下的水只能以升华的方式缓慢蒸发,延长抽真空的时间。

更新:

我在竹简保存的方面阐述地不够全面,感谢@DuStone 的补充:

“我国出土的木牍(竹简),有一部分出土时就已经被风干化了,比如著名的居延木简。这些是不需要特别处理的,主要是控制保存环境。当然另一部分就像楼主所说,出土时是饱水状态,如果想长期保存的话就需要做一定的处理。首先是处理前的一时保管,正如楼主所说,刚出土的木简(含水率有时会超过800%)不处理的话马上会干燥变型,所以为了使木简暂时“保湿”,会选择放入水中。那个像试管一样的装木简的容器,其实就是这个用处,里面应该是没有化学药剂的。 之后为了木简能长久保存,会对它进行干燥,一般是用真空冷冻干燥机来完成,可以避免木材干燥时收缩变形~ 用了水升华的原理。但这样处理过的木简会非常脆弱,一碰就碎,所以在木简冷冻干燥之前必须进行化学药剂含浸处理,用来强化木材纤维,使它干燥后也可以被妥善保存。含浸是相当费时费力的,具体可以查阅相关论文,举个例子,我所在研究室含浸的一个出土木柱,到今年已经泡了八年… 我本身就是学文物保护这个专业,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多多关注这个行业~ 另外,试管存木简貌似是中国的发明,听国外老师说它另一个好处是可以想温度计一样放大里面的内容,便于读取~ 希望可以继续交流哈~”

关于机器人探墓:

机器人曾被用于探索埃及金字塔,媒体全程参与直播,轰动一时,于是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外国技术好牛掰!!!

实际上我国有这样的技术吗:

2006年10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研发》被立项,历时2年多花费1000万左右,中国“考古航母”研发出来。

上世纪50年代,定陵墓室打开的一刹那,五彩斑斓的丝织品瞬间失色。这个惨重的教训,成为我国从此不再允许发掘帝王陵寝的重要原因。而上世纪70年代发掘闻名于世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时,数量巨大、种类众多的纺织品和竹简帛书,也由于缺乏有效的现场保护技术,出土时光亮新鲜,出土后迅速氧化变色、变质、变形,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实验室前移至考古现场”的想法便在这种状况下应运而生。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课题负责人苏伯民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移动实验室”将有综合效能的快速、专业化技术装备和专业人员派向现场,不仅为制定考古发掘预案、考古现场信息的全方位记录提供技术设备保障,更重要的是使出土文物在第一时间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一场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合技术攻关由此展开。该“移动实验室”研发课题于2006年10月立项,由敦煌研究院、国家博物馆、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陕西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共46人组成课题组共同研发。

考古航母如图:

以下 引自《华商报》2009年的报道

我国首个考古机器人可组装成“直筒式”和“车载式”两种。“直筒式”机器人直径不到10厘米,长约39厘米,装有摄像头等设备。“车载式”是将设备重新组装,放在一个有履带的底座上,在墓室内自由行走,可以爬-26°到30°之间的坡面。机器人自身带有光源。

机器人的图没找到= =

既然有这样的技术,为什么不应用在秦始皇陵的发掘工作上呢?

首先,金字塔以及我国使用了机器人技术的古墓,其规模不比秦始皇陵,内部结构复杂程度不比秦始皇陵,我国那些墓葬的重要程度也难与秦陵逐鹿,发掘工作的难度自然不同。简言之,秦陵不是考古科技练手的好地方,稳妥为先。

政治因素就不谈了,答主平头百姓,谈不到点子上。

我一般上知乎都是只看不评论,今天偶然看到这个文章,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亲身经历吧。我家一家三代都在和兵马俑打交道,每天路过秦陵都会YY哪天把它挖开看看。以前听老爷子讲秦俑刚发现那会儿考古现场的事情,又在单位资料室翻看了些资料,我们的发掘和保护工作真心还是不行。后来我爹大学毕业也去了兵马俑工作,一心研究原大复制,20多年过去了,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研究结果不能公布(体制内水太深)。12年在考古队工作了一段时间,先是在陵上的一个考古现场做发掘,西安室外40多度,坑里长袖长裤还觉得瘆的慌,一起工作的大多是附近农村的村民,很多老人还是我爹原来的手下,干了一辈子还都只是临时工,这里吐槽一下一起工作的考古队员,国家文物局的副局长来的那天,一个个装的跟人一样,平常开工的时候人都不见了,做的文物纪录跟我一样渣,净想着出名。(好像有点跑题)因为一直在坑里工作,去的时候刚好把墓土清理完,就直接参与到文物出土的工作。我工作的坑编号K9901,又叫百戏俑坑,你们看到的兵马俑都是180左右的战士,我亲手刷出来一个2米3左右的一个角力士,那个体型和奥胖差不多。最精美的是一套铠甲,颜色保留完整,铠甲上的泡丁完好无损,相当精美。因为在土里时间长了,有些颜色会成片剥落,保管部的工作人员就用纱布和一种胶把碎片粘走,这些小碎片真的不会丢了么?我们现在的初期定点技术还是老式的野外普探,我有幸抡了一个星期洛阳铲,1米一个洞,一个洞2米深,8点打到11点半,2点打到5点,8月的西安,死的心都有了,每天就盼着下雨,临时工们好奇我一大学生怎么跑来打洞了。第一次回答,文化水平也不高,让各位见笑了。第一次回答,答的乱七八糟,各位看客海涵。

大家这么捧场,我就送点福利吧

洛阳铲镇楼

这个玩意是可以无限加长的,不过你抡的动吗。除了这种原型机,后面还衍生出来了炮铲(据说前端装火药)夯铲(手动版打桩机)土打上来是个圆柱,把它整个抖下来就需要技术了这是建造时候一层一层的夯土,比砖还密每天扫完土要盖上,有的还要敷面膜保湿野外普探,野草跟人一样高,早上喂蚊子,下午喂跳蚤,人手一只洛阳铲,撸着袖子就是干

还需要留影像资料,随手一拍,水平不好,献丑了

『太花钱了』绝对是个重要的原因!

看了前面的回答,主要从技术层面和道德角度来解释的,我就从俗气的“钱”讲讲吧。当然是用栗子去说明的。(好吧,我正在吃栗子)

我的专业是历史。去年的十月份,正好因专业方向以及课程需要,导师带我们去参观我们这边一个古城遗址考古现场。这么说吧这座古城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还被列入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因为负责这个工地的老师(H)和我们导师是同学。所以H就亲自带我们去现场。这里需要补充一下,考古专业的把考古现场都叫做工地,所以负责工地的老师们就类似包工头,和盖楼的工程队差不多。反正让我有种活人和死人都一样的赶脚。

去之前我们先去了H老师在工地附近租(注意是租的)的两处农家院落,都是两层的小楼,一处是放文物的,一处是办公兼复原文物的。里面还有一张航拍地图,整个古城遗址的边缘轮廓都很清晰,因为就是这里的人所以对这边还是比较熟悉的,所以知道这个古城真的好庞大。所以我们都觉得工地那得有多大。(大家可以到Google Earth上查,好多古城的古城墙都特别明显)。参观完之后,我们就去工地了。

工地在郊区,离刚才那个村庄还有段距离。就在一个村子(G村)的旁边,具体挖掘现场选在市林业局的林园里,原因接下来会说到。我们进去一看,尼玛就十来米长的一条“沟”,倒是清理的干干净净的,台阶、柱基什么的都很清晰。H老师说,本来东边还挖出一条,不过为了保护都回填了,还解释到,好多考古现场出于保护的目的后来都回填了。我们都觉得大失所望(毕竟是那么重要的古城遗址,前面介绍过了),还以为得是多么宏大的遗址没想到竟然是一条小沟!!H老师知道我们会有这样的反应,于是就开始给我们介绍。(由于已经过去几个月了,以下涉及的具体数字可能与原先说的有出入,但不会很大)首先,古城很大,但是挖掘为什么先选了这里呢?因为这里是园林局的地方,通过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地租会便宜点(后面会说为什么不选择那个G村),便宜点是什么概念呢?首先得把园子里的树挖掉一批,虽说开挖的遗址不大,但是比如停车、存放其他设备什么的也需要占地方,所以挖了不少树,园子里的树主要是松树和银杏树。松树(忘了什么品种)500/株,银杏树1000/株(刚才专门问了同去同学说一棵应该不止一千),反正最后光树的赔偿就上了百万(注意:这还是政府出面已经是便宜了的)。再说我所知道的其他开销,考古工地上干活的,其实都不是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考古专家,像H老师就属于负责的专家,但是具体干活的其实是专业的技工,考古专业的学生实习一般只是寒暑假才去,而且工资很低,参考我们宿舍考古专业的学生(女生),暑假跟老师去外地的一个工地干活(有能力的考古专业老师的工地不仅仅限于本省),差不多在那里呆了一个半月,最后给了600块补助。但是那些技术工人就不一样了,每天的工资是200块。(技术工人其实好多都不是专业学考古的,比如在某地发现了什么重要遗址,很多当地人也会参与到考古工作中,就是前面说到的这个同学,她们专业的另外一个女生父母就是在他们村子的考古工地干活,当技术工人)。像这个古城遗址,当时请了一百来个技工,光这些工人每天的工资就得上万。这还没有算下雨天停工以及其他的零碎支出(毕竟不是考古专业的学生,具体还有哪些支出我也不是很清楚了)。总之,H老师说,每天的开销大概在几万吧(这个数字肯定比这个还要大,后面会说到)。然后再说考古挖掘选址的问题,尽管之前的设想是将古城遗址都进行挖掘,显然是不可能的。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前文所说的为什么不选与目前选址紧邻的G村,这个村子是这个古城遗址的中心,但是无法开挖。为什么呢?很简单,拆不起呗。这个村子人口2000多口户,将近7000人,全村占地7000多亩,耕地2000多亩(这里都是问了度娘后只用的大概数目)。按照我们这边的行情,差不多每户赔偿100多万,还得按每户的人数分楼房,粗略估算一下就是一笔巨资。而且,考古工地经常发生意外,给每个死者家属的赔偿最少60万。

这还不算,我记得我们临走前,我们导师问H老师,在这个工地得干几年?“20年”,对没错,就是20年!他还说,能在他(今年应该是35岁)退休前弄出个大概就很不错了。这里也有必要说明一下,挖掘工作差不多一年(仅仅是两条十来米的“小沟”),但是后续工作很多,比如前文提到租的两个院子(其实是三个,还有一个类似于临时大本营),需要存放和修复文物,需要写考古挖掘报告等很多繁琐的后续工作。

好,现在我们可以算总账了。算总账?!我数学真的不好,高中数学就没及格过,幸福的是从大学到现在学的专业没有这个科目(好开森)!留给大神们自己算吧。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好多数字也一定准确,而且有些对于考古专业的东西有错误的地方希望专业的老师同学指正,小女子定当虚心接纳和改正!

“等等等等,这就完啦?”

“对啊,不然还有什么?”

“你还没说秦始皇陵为什么至今未开啊?!”

“我。。。来我问你啊,你知道秦始皇陵么?”

“废话。”

“那你听说过几个正在考古发掘的古城遗址?”

“呃。。我想想。。。”

“你知道保护文物需要花多少钱吗?”

“不知道”。

“那我告诉你这个古城遗址目前还没有特别有价值的文物发现,你能确定秦始皇陵究竟有多少‘宝藏么’?”

“不能。”

“好,那我再问你,秦始皇陵占地多少?”

“56.25平方公里(度娘说的)。”

“好,我现在告诉你,这个古城遗址20平方公里,现在只开挖了两条沟。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没了。”

“那你看在人家纯手打的份上顺手点个赞好么?”(羞涩状)

“好!”

1.文物保护技术不过关。

2.周总理的指示+国家政策不让。

3.其他专业技术尚未达到可以发掘的程度。

关于这点我举个建筑学上的例子:一般的田野考古都要分季节,要在雨季来临、雪天来临前尽早结束,不然对人员,对地下文物损伤太大。实在结束不了,那就得搭个棚把考古工地罩起来防水。

秦始皇陵的发掘就显然不是几个月能搞定的了,于是问题就来了——要在地面上建造一个把皇陵完全罩住的大房子,中间不允许有柱子(打桩立柱子势必影响地下墓室地宫结构),跨度几百上千米,这个技术目前还达不到。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兵马俑一号坑的那个建筑,再对比一下始皇陵封土堆的大小,就明白为什么了。

补几张图,大家可以留意一下跨度:

第一张:兵马俑一号坑的建筑,基本上是极限了。

第二张:2013全国考古十佳发现终评河北曲阳田庄大墓的考古现场。可以看到在两侧边缘也都已经立起了支撑顶部横跨梁的柱子,说明顶部受力已到极限了。

第三张:秦始皇陵封土堆大小。根据秦陵专家袁仲一先生的测量数据:历史记载的封土堆转换成现在的长度是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周长2,000米,现在经过两千年,实测东西长345米,南北长355米。

就这面积,要全部封起来难度太高了。

4.既然我们做不到,不如留给后代。

不开挖地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办法保护

说一段小历史:

1956年在一次施工中意外发现了明定陵(也就是万历皇帝的陵寝),在以后的发掘中,大部分文物被氧化,尤其是字画和丝织品,几乎是见风就“死”,化为灰烬。

考古人员眼看国宝化为灰土,那个心痛劲儿真是没法说。

后来,西兰线施工中开山取石,发现乾陵墓道(武则天的陵墓),上报国务院后,周总理总结了定陵发掘的教训,决定暂不发掘,这无疑是个英明的决定。等将来条件成熟了,再开挖也不迟。

明定陵尚且如此,那远在秦朝的陵墓打开会是什么样子,可想而知。

所以,悲剧的万历皇帝的陵寝,是新中国成立后唯一官方挖开的皇帝陵(这里感谢大家的指正,前几朝也曾有过开挖皇陵的经历,新中国之后也有不少盗墓者出现,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唯一官方挖开的皇帝陵这个说法比较准确。PS:私自打开皇陵容易造成文物的大规模损失,我想这也是盗墓的严重危害之一),而文物损失惨重,学术、艺术上的损失无法估量。

现在没办法保护,倒不如让宝藏留在地下,以后,留给技术更发达的后代们去挖掘吧。

看到这个问题时,想到之前听过地大院士做的一个核磁共振技术在秦皇陵的应用。

关于原因上面知友说的很全面了。

我想说虽然未能打开,但是相关研究一直未停。

2002 年度的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 计划)首次将秦始皇帝陵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查技术列入其中。

物探和遥感可以说是无伤探测地下情况的科学技术。这也说明目前的确没有打开秦始皇陵确定文物不受破坏的技术。

研究成果:

1、验证秦陵有地宫、并且地宫位于封土堆下。

2、验证了封土堆下台阶式墙状夯土台的存在。

3、物探发现地宫中有石质墓室或石质宫墙存在。

4、此次物探成果认为地宫埋深约在海拔 460米,顶深 15 米, 即现封土东侧地表(海拔 494 米)下

34 米左右。

5、重力定量反演地宫的开挖范围东西长约 170米,南北约宽 145 米 ,深约 30 米,电法定量反演的墓

室底部东西长约 80 米,南北宽约 50 米 ,高约 15 米 ,顶深海拔约 475 米。

6、再次验证了历史文献上关于地宫中存在水银的记载

7、验证了阻排水系统的阻水效果。

8、确认秦陵存在西墓道。

9、地宫墓室尚未坍塌

参考文献: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探测秦始皇帝陵地宫中的应用

秦始皇帝陵的物探考古调查———“863”计划秦始皇陵物探考古进展情况的报告

现代遥感技术在秦始皇陵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高精度重力测量探测秦始皇帝陵地宫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考古资料的地形校正、解释方法效果对比

只说说建国后唯一被打开的 古代皇陵——明定陵的命运。

因要应付上级卫生检查,棺椁被当成垃圾扔下万寿山。

墓主人明神宗万历帝的尸骨在文革时期被红卫兵焚烧,骨灰随一场阵雨回归尘土。

定陵被挖掘之后

1966年,“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定陵也没能逃过红卫兵小将的手掌。他们将地面的景物浏览一遍后,兴致盎然地要进地宫,砸烂这几百年封建王朝的老窝。保存在定陵文物仓库中的万历皇帝及皇后的尸骨被揪出。

8月24日,三具尸骨以及一箱帝后画像、资料照片等被抬到博物馆大红门前的广场上进行批斗,W为了显示这次声势浩大不同寻常的批斗大会,特意作了一番精心安排。她派人到长陵管理处、长陵供销社、林尝粮站、学校等单位联系,要求他们派人前来声援。三具尸骨整齐地摆放在一起。万历皇帝的尸骨在中,两个皇后分居两侧。周围堆放着帝后画像和照片资料等实物“罪证”。一切准备就绪,W开始带头高喊革命口号:“打倒保皇派!”……

口号刚一结束,W冲人群大喊一声:“革命现在开始!”话音刚落,十几个大汉便把怀中抱得太久的石块,猛力向尸骨投去。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响动,三具尸骨被击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

人群开始涌动,惊讶、困惑、麻木、赞叹、欢喜……各种目光一齐向W射来。W心中一热,立即吩咐身边的人员:“点火烧了他们!”

一声令下,烈焰腾起,广场一片火海。木柴伴着尸骨,在烈焰中“啪啪”炸响,似在呻吟,又像在反抗。烟灰四散飘落,纷纷扬扬,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气味。随着一声炸雷,大雨倾盆而下。燃烧的尸骨在涌动的水流中浮荡飘摇,和翻起的泥土融为一体,重新回到了广袤的大自然之中。

就在这时,一些省份正跃跃欲试地要向帝皇陵进军。汉陵、唐陵、清陵等,都响起了开掘号子……面对此种情景,郑振铎、夏鼐立即上书国务院,请求对此予以制止。这份报告很快得到周恩来的批准,国务院迅速下发了“停止对一切帝王陵墓发掘”的文件。一场劫难才没有降临。此后,不主动挖掘帝王陵成为一项中央政策延续至今。

回忆起当年发掘过程,赵其昌感慨万千,不由想起老前辈夏鼐先生在定陵发掘三十年之后的遗憾:“如果现在挖,后果会好些,再推迟三十年也许更好。”

曾经有想留名青史的人想开,但没有被通过;一是发掘有些难度,十多年前听秦俑考古队的人说当时探测过下面汞含量的确高。二是发掘了之后,文物如何保护的问题?弄不好留下的名就是千古罪人。

后来还听说因为日本在文物保护技术手段高,有人倡议花重金联合日本一起发掘,但也遭到否决。

再后来我就脱离考古界,其间的是是非非就不知道了

……

记得比较清楚的是,大学毕业前我还在想这辈子估计没有看到中国队打入世界杯的那一天,没想到2002就实现了。

所以三峡大坝那么大的阻力下都能修,秦陵之后开不开,还真是说不准。

之前陕西考古挖掘队的队长来学校讲座,我问过他这个问题,回答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观点是,没挖它才是秦始皇陵,挖了就不是了,所以他不支持挖。

相关文章
三国猛将排名真实
三国猛将排名真实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他们有的武艺超群,有的文采飞扬,有的亦文亦武,不免有很多人给....

貂蝉和赵云的床上故事
貂蝉和赵云的床上故事

貂蝉和赵云的床上故事导语:闲来无事,玩把王者荣耀,当听过英雄对话,我彻底无语了....

曾国藩现在的后人是谁
曾国藩现在的后人是谁

曾国藩现在的后人是谁导语:提起曾国藩无容置疑的是他是中国离殇最有影响的人....

北宋皇帝列表及年号
北宋皇帝列表及年号

导语: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称帝于开封,史称北宋。从此宋朝结束了五....

八年级下册历史书内容
八年级下册历史书内容

彩虹天上挂,金鱼水中游。亲爱的祖国花朵你们游到了八年级,看看你们都学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