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4 09:29:56
为什么中国被称为东方
导语:其实东方是欧洲人的观念,我国自古以自己为中心,故称中国!可是为什么中国被称为东方呢?那是因为欧洲人的观念,欧洲人以自己为中心,中国自然成了他们眼中的东方!地理上把地球划分成东、西半球。中国处于东半球,而且处于亚洲的东部——东亚地区。因为世界是以国际日期变更线(大约和180度经线吻合),太阳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表示新的一天的开始,大家都知道我们说太阳从东边升起,所以把太阳最先照到的地方称东方。
为什么中国被称为东方
这是欧洲人的看法,我国古人自古认为自己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因此称为中国。
它除了上述两位兄弟的原因外,还因为世界是以国际日期变更线(大约和180度经线吻合),太阳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表示新的一天的开始,大家都知道我们说太阳从东边升起,所以把太阳最先照到的地方称东方。
地理上把地球划分成东、西半球。中国处于东半球,而且处于亚洲的东部——东亚地区。
中国为什么被称之为东方巨龙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 <<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唐玄宗时,诏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诏告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西海敖钦、南海敖润、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
由此可见,龙王之职就是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龙王治水成了民间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中的“龙王品”就称,“国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两两莫知何计时”,元始天尊乘五色云来临国土,与诸天龙王等宣扬正法,普救众生,大雨洪流,应时甘润。
龙王的来源有二:一是印度佛教的传入,二是中国人崇龙心理和尊王心理的交融互渗。相传释迦牟尼降生的时候,曾有名为迦罗和郁加罗的两位龙王兄弟,一个在左边洒温水,一个在右边洒冷泉,为佛祖沐浴净身。在<过去现在因果经>里,浴佛的龙王成了难陀和优难陀,他们“于虚空中,吐清净水,一温一凉,灌太子身”。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迦等“天龙八部”也在空中作天伎乐,歌唱赞颂,烧香散花,抛撒天衣、璎珞,“缤纷乱坠,不可称数”。
鸠摩罗什翻译的《妙法莲花经》里,龙王有八位。他们是: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婆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五德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宋代画家张胜温作<法界源流图> ,画了其中的六位(缺摩那斯龙王和优钵罗龙王)。这六位龙王都是人间王者的形状,穿袍蹬靴,携侍带眷,衬以天云海水。
唐代翻译的《华严经》中,龙王增至十位,名称也不同于上述八位。他们是:一毗楼博叉龙王,二娑竭罗龙王,三云音妙幢龙王,四焰口海光龙王,五普高云幛龙王,六德义迦龙王,七无边步龙王,八清净色龙王,九普运大声龙王,十无热恼龙王。另外,还有五龙王、七龙王、八十一龙王。一百八十五龙王之说。
龙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与文化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龙的起源来自伏羲氏,距神话传说,伏羲与女娲都是人首蛇身,而蛇就是龙的原型。但是实际上龙只是一种图腾,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上的由人类虚构的生物,并且是综合了许多生物的特征:蛇身、兽腿、鹰爪、马头、蛇尾、鹿角、鱼鳞。据考证,龙图腾的由来是和原始部落不断的征战有关的。在漫长的历史中,部落与部落之间对抗、吞并、联合,并把战胜的部落图腾上的一部分添加到自己的图腾上。久而久之,经过不断地吸收与充实,龙的特征也越来越多,形象日益复杂和威武庄严,最后形成了完整的龙图腾,并且成为这个华夏民族所信奉崇拜的标志。
龙影响着中国华夏儿女精神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绵延万里的长城,便是中国作为“腾飞的东方巨龙”的象征。带有龙名的地方更是数以千计,其中又有以数字为题的,如吉林省的二龙、江西省的三龙、辽宁省的四龙;有些以龙的身体为题,如江西省的龙头、四川省的龙角、贵州省的龙额、黑龙江省的龙爪;有些以龙群为题,可以组成龙王、龙母、大龙、小龙、金龙、木龙、水龙、土龙等等。
中国含“龙”字的江河,可查的就有四十多个,而我们熟识的黄、青、赤、白、黑龙,就分别在四川省(黄龙河)、河北省(青龙河和赤龙河)、天津(青龙湾河和黑龙港河)、甘肃省(白龙江)、上海(白龙港河)和黑龙江省(黑龙江),有以他们命名的江河。几乎每一省都有龙江、龙湖、龙山、龙洞、龙泉、龙潭,还有数不清的龙王庙。
日常生活中也有龙的踪迹。衣有龙袍、龙冠;食有龙虾、龙眼、龙须面;建筑有龙宫、龙亭;行有龙舟、龙车。家具有龙椅、龙床。正月十五要舞龙灯,五月端午要赛龙船。动物有龙马、龙蚤;植物有龙葵、龙舌兰、龙须草、龙须菜、龙柏、龙爪槐。风水宝地叫龙穴,抽水的水车叫龙骨水车,大吊车叫龙门吊。还有著名的国宝九龙壁。
天上有龙星,地下有龙脉。而明代之所以将都城定在现在的北京,据说就是因为在紫禁城下面发现潜藏有“龙脉”,而在此建都,就可以保证帝国百年的昌盛兴旺不败。古代的类书中和龙有关的名词不下数百,如“初九,潜龙勿用”,而“九五,飞龙在天”等等。像《太平广记》搜集的龙的神话小说,就有八十一则。在中国,龙简直无所不在。龙的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人群,潮州人(也称为潮汕人),被世人公认为“东方的犹太人”,源于潮州人的经商之道。2006最新财富榜,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是潮州潮安人,2006中国大陆首富国美电器总载黄光裕为潮州潮阳人,潮州人把握着广东珠三角的经济命脉,潮州人控制了香港三分之一以上的资产,潮州人影响着东南亚的整个社会经济。潮州,本是一个“国角省尾”的不起眼的小地方,如何创造出传奇色彩的成就,源于他们的经商之道。 曾经有一个笑话这样形容:火星人落到地球上被逮住了。东北人会问它有没有户口;北京人会问它与人类有没有血缘;上海人会搞外星人展览,卖门票;广东人会问它身上哪些器官可以吃;而潮州人则会立即请它吃饭,打听火星上有没有生意做,请它帮忙介绍潮州人是老广东按方言区分之四大“土著”之一(其他三大是说白话的广东人,说客家话的客家人、以及说海南话的海南人,互相间都言语不通),居住于潮州、汕头一带,和福建闽南方言区(也就是台湾流行闽南话的源头)离得很近----因此潮州话也就和闽南话比较相近,互相间好比法国法语和魁北克法语一样,虽然交流不无问题,但基本意思却听得懂。 那么,为什么在华人之中,尤其是在广东等地,潮州人被公认为最象“犹太人”的一类中国人呢?这主要还是因为人家真的实在是和犹太人太象了,一条条比下来,你不服都不行-
第一、犹太人善经商、从做小生意做起,潮州人也一样-如果你到广东的那些大中城市去,不用问:那些城市的店铺商贩,一大半都是潮州人开的,其比例要比潮州人在当地人口中所占比例高得多;
第二、犹太人内部团结,潮州人也一样-潮州人团结到了什么程度呢?据说在外地要是有一个潮州人在街上被人欺负,那么周围偶尔遇见此事的潮州人会二话不说,马上帮着这位根本不相识的老乡。.(但潮州人平时对人还是很和气的,并不因为自己有实力就欺负人)。,最体现潮州人团结的地方还是人家真的能做到彼此之间互相照应,一家有难大家帮前面说过:广东大部分的店铺都是潮州人开的。各位以为开个小店很容易么?所需要的启动资金、进货渠道、门路经验等等都很不简单,请问那些新来乍到的潮州老乡怎么能那么快搞定?-答案是人家老乡、朋友之间慷慨相助。相助到了什么程度呢? 和犹太人相同,靠着他们彼此之间的团结和互相帮助,尤其是在做买卖启动资金上的互相资助,潮州人一帮十、十帮百,也逐渐控制了广东等地的商铺经营。
第三、犹太人虽然素有对外人吝啬之名,但似乎经商信誉还不错。潮州人则做生意最讲信誉----不讲信誉的话,人家内部完全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资金拆借体系”,岂不早就会因为某些人的赖账不还而全面崩溃?第四、犹太人能吃苦,潮州人也能吃苦耐劳.这一点就不多说了:能遍地开小店靠些许微利获得成功的,能不起早贪黑肩挑日月么? 另外,我们看看潮州人如何教育他们的子女的? 几乎整个中国的教育体系或者家长们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习惯于从大处着眼,教育孩子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要有抱负,要有雄才大略。与此同时,却又将另一些与此相距千里的行为潜移默化地输送给了孩子,结果培养出来的孩子,一方面是好高鹜远、好大喜功、不着边际,却又自私自利、贪小便宜。 与全国任何一个地方不同,潮州人教育他们的子女,却只是灌输三大要点:勤劳、不自私和实用。潮州人将勤劳摆在第一。
总之,潮州人相对来说是中国所有各地方人群中,最善于经商、最吃苦、最抱团的一个独特群体,除了不具备宗教性,在科学艺术方面缺乏建树,他们也具备犹太人的很多优良习惯,所以,把他们称作“中国的犹太人”并不为过值得注意的是:潮州人事实上才是最早的、最纯正的中原汉人,“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潮汕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在秦汉就有汉族人从中原移入,同当地的土著相融合。到了明朝,潮汕已基本汉化,中原的汉族成为潮汕的主体。中原的汉族来到潮汕多数先进入福建,然后再迁入潮汕地区。从根源来看,潮汕人的祖先多数是居住在黄河流域河南,山西,山东一带的汉族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汉族很可能原本具备一些比今日更加优秀的特质,只不过后来时运不济,被北方野蛮民族大量混血,从而失去了一些最宝贵的东西罢了。 潮州人是很团结的,有着强烈的地域思想,在任何一个潮州以外的地方,只要有潮州人,就有潮州的会所,会所里的潮州人就像亲兄弟一般相处。
为什么中国被称为东方
东方一词由来已久,欧洲文明及伊斯兰文明和中国的交往秦汉时期就开始了,去中国的只有一个方向。向东,再向东,直到千年以后海运的发展才有了其他选择。
你的问题其实是相对美国的,发现新大陆是15世纪的事情了,美国建国是18世纪的事情,美国的主要居民为欧洲人后裔,对中国的称谓早已约定俗成,而且直到20世纪美国才开始崛起,之前西方世界的中心仍在欧洲,因此中国的地理概念就是东方大国。
我国南北方差异很大,这些差异的形成,(气候 )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中,(纬度 )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
为什么中国被称为东方?
我一直好奇,既然地球是圆的,那就没有谁在东边,谁在西边的概念。
那为什么西方人经常说中国在东方?
因为欧洲意思就是日落之地,即希腊时期欧洲人就已经开始认为自己是西方,那相对的在他们东方的就称为东方了,而且按远近称近东,中东,远东,中国即在远东
国际上规定,把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的那条经线定为0度,称作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把地球分为两部分,中国所在的半球称作东半球,另一半称作西半球。一般东半球东部的国家称作东方国家,东半球西部和西半球的国家称作西方国家。
另外,发达国家大多在欧洲和美洲,因此也把发达国家称作西方国家,其他国家(亚洲)称作东方国家。
中国古代以自己居住的地方为天底下的正中心,因此,把自己居住的地方称为“中国”。
东方是东夷
西方是西戎
南方是南蛮
北方是北狄
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徒把印度中亚称为西方,把中国称为东方。
唐朝时期,日本曾经把中国称为“西土”,那时候对于日本来说,中国是西方。
越南独立后,自认为是中国的南朝,把中国宋朝称为“北朝”,对越南来说,中国是北方。
契丹等霸占中国幽云十六州时期,把中国称为“南朝”,对契丹来说,中国是南方。
近代,欧洲美洲列强入侵中国。他们把他们的方位观带给中国。
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以东都是东方。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是近东,土耳其叙利亚巴勒斯坦伊拉克高加索阿拉伯半岛伊朗等是中东,印度东南亚中国朝鲜日本等是远东。中国是东方最远的地方。
后来,崇洋媚外的中国人或什么都不懂的中国人也把中国称为东方
为什么中国被称为东方
一直以来,我们对全球化都是抱着盲目乐观的态度,以为我们已经进入了普遍、同质和一体化的时代,理性已经普及,知识和技术带来了全球性的经济繁荣。但世纪初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席卷了全世界,这场世界性经济危机不但促使我们开始深入反思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意义,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意识到了全球化的背后并非都是我们想象中存有的坚固的共同体,反而可能是分散在世界各地中的多样化生存方式的“小族群”。
美国研究城市问题的学者乔尔·科特金在他的著作《全球族》中提到了这种全球化中的“小族群”。在我们日常的认识中,总觉得全球化就意味着国家之间,族群之间,区域之间的界限会逐渐淡化和消失。但在科特金的研究中,恰恰相反,全球化反而意味着一种新的部族主义的兴起,这种全球化的部族与原来的地方性的部族大不相同,具有了一种世界性的特征,分散在世界各地,对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具有坚定的信念。与此同时,这种世界性却不会消解他原来族群中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宗教认同。也正是这种全球化部族的存在才给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球化并非我们一向认为的同质化和一体化,大哲学罗素有句名言说,参差百态乃是生活幸福的本源,如果全球化就意味着我们使用相同的技术,过相同的生活,差异越来越小,国与国之间越来越相似,这样的全球化倒是一个值得警惕的概念。但在科特金的研究中,我们能发现全球化背后一种多样化价值观的存在,一种多样化的全球性部族的兴起,反而是这种多样化孕育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值得提及的是,科特金在研究和界定全球化部族的时候,主要采用了访谈和分析的方法,重点考察了五个群体,他们分别是犹太人、英国人、日本人、中国人和印度人。通过对这五个具有世界性特质的族群考察,科特金发现他们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比如都具有强烈的族裔认同感和共同依存的意识、具有一个共同信任为基础的全球网络以及具有一种执着坚定地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不过在以上几个共同特性之外,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个群体进行解析。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提出“轴心时代”的说法,就是说在公元前的某个时期,人类文明精神不约而同有了重大进步,古希腊文明、儒家文明、犹太教-基督教文明、印度-佛教文明都产生了重要的思想和大师,成就了文明的突破。科特金所选取的五个群体中,中国人和日本人可以纳入儒家文明圈,其他几种都能一一对应这种古老的文明。也许我们该问,这种巧合意味着什么?几种古老的文明,在现代世界中反而成为了几种分散的力量,在全球经济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发挥作用的方式也很奇怪,看似分散成沙,但是却又能在存有它们核心的文明和价值的吸引之下积聚到一起,成为一种不可小觑的族群力量。
中国人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但是中国人最早进行的迁移和流散并不像犹太人那样出于政治迫害和大屠杀,而是因为帝国扩张精神的鼓舞,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就是最好的见证。但是中国人大群体的移民还是在近代,为了逃避清政府的压迫以及日益严重的贫困问题,数以百万计的华人开始在东南亚一带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一直到现代,华人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有人曾经预言说,在移民的过程中,华人会很快丧失自身的独特性。但是这种预言不但没有实现,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华人族群独特的儒家文明反而愈来愈有代表性,儒家文明的复兴,成为了全球化背景中的一幅不可忽视的画面。这种独特的儒家文明的向心力一直遥遥控制着散居到世界各地的华人。即是说,无论你走到哪里,最后总会回到家里,叶落归根是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传统之一。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成就离不开这些散居到世界各地的华侨的力量。从而也证明了,中国人作为全球化的族群,散居只是一种形式,联系他们之间有着很深的文明的纽带和文化的力量。
当然,在各种不同的族群中,维系他们之间的纽带是不同的,中国人盛行的是一种家族式的价值和观念,印度则是看重种姓之间的关系,日本则是更侧重企业和家庭这样综合的观念,联系犹太人的是他们共同的宗教和被迫害的命运,联系英国人之间的似乎是一种日不落帝国永恒的荣耀。但它们现在都成为了一个个分散的族群,在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分担着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科特金称他们有着“独特的天命”,因为“比起人口分散性和其他商业性帝国的广阔来,这种由来已久的种族认同感和全球性的联系,才是全球部族同其他移民人口相互区分最明显的标志。其他移民群,如意大利人和德国人,技能和知识的获得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迅速地被东道国的文化甚至精英文化所同化。而对于全球化部族而言,同化的过程显得缓慢而不确定,一再被故国亲缘和过往记忆所削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许多全球化部族而言,来自其他种族的威胁会让这个种族的分散成员之间产生一种特别的依恋感,这种情况在因大屠杀而形成海外犹太人和以色列之间的联系中表现尤为明显。在现如今其他的族群中,虽然没有大屠杀,但是种族歧视和排外心理的作祟,也会让少数族群团结在一起成为一种共同的存在。
思想家福山在上个世纪末曾提出“历史的终结”理论,其中一个重要的论点就是,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无限的积累财富成为了可能,人类的欲望得到了满足,这个过程使人类社会趋向于均质化,所有的国家越来越相似,这就是全球化伊始的征兆。但是福山没有预料到,经济的全球化并不能代替或者磨灭掉种族、宗教和文化的全球化。倒不如说,正是由于多样化的文明才可能孕育出全球化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