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焦点

左宗棠为何不保胡雪岩

时间:2017-07-30 10:21:37

左宗棠为何不保胡雪岩

导语:提起胡雪岩,除了红顶商人富可敌国,还有一件事就是支持左宗棠西征!从此有左宗棠这个大树依靠,生意做的越发顺利!然而人生没有一帆风顺,成业靠山败也靠山!财大气粗的胡雪岩被抄家了,可是左宗棠为何不保胡雪岩呢?据悉,胡在成功以后,不断扩建其胡家花园,其出于扩充门面的想法的初衷是没错的。但在当时那个封建等级制度深严的年代,官家建宅与平民建宅是有区别的,其房屋结构和屋顶结构是讲究一些禁忌的。

同为晚清名臣,左宗棠为什么搞不过李鸿章?

左宗棠为何不保胡雪岩

首先说下左宗棠和胡雪岩的关系:封建商人地位低,要想做大生意必须官商结合。左宗棠收服杭州和胡雪岩结识。此后,胡雪岩借助左宗棠的官场地位和优势,发挥出了商业奇才,最终富可敌国而且官至二品红顶戴,创造了胡大财神的传奇一生;左宗棠依靠胡雪岩的商业融资能力,不管是打仗凑饷还是办洋务实业兴国胡雪岩都给他提供足够的资金,让左宗棠一生建树颇多,尤其在收服新疆和创办福建船厂中胡更是鼎立支持左,后勤工作做的十分到位吃穿用一应供全。他们两个是互相帮助,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大成就。算是一对至交好友了。

李鸿章和左宗棠是政治场上的死敌,互相看不顺眼,互相打压。不过左宗棠因为性情耿直不太受朝廷主政者宠爱,最终政治失利。李鸿章为人比较圆滑,官场上左右逢源,因此在最终政治上有压倒性优势。而且更重要的时,李鸿章年纪轻,胡左二人最后倒台时,都已经是花甲之年了,左宗棠更老都快挂了。

李鸿章一派的口号是“倒左先倒胡”,胡雪岩的主要生意在上海,但是上海一直是李鸿章的地盘,最后的结局也是必然的。最终胡雪岩在,李鸿章手下上海道台和盛宣怀的暗算下,惨淡收场。左宗棠也是垂死之年岁了。左宗棠政治上失利才不能在胡雪岩出问题时加以庇护(其实那问题可大可小),要不然根本不会出现抄家的悲惨结局。

不管怎么样,都已经死光了。现在喜欢左宗棠和胡雪岩的人更多。

左宗棠为何不保胡雪岩

胡光墉(1823年—1885年),字雪岩,徽州绩溪人,他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红顶富商,说他富可敌国也不为过。那么,财大气粗胡雪岩为什么被抄家,胡雪岩他究竟得罪了谁呢?下面,小编将带大家去看看这一历史悬案的个中缘由。

胡雪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贫寒,却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迅速发迹,成为当时富可敌国的巨商富贾;他一个人的信誉替清朝政府向外国银行贷款,帮助左宗棠筹备军饷,收复新疆,慈禧太后赐他黄袍马褂,官封极品,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尊奉母命建起一座胡庆余堂,真不二价,童叟无欺,瘟疫流行时还向百姓施药施粥,被人称胡大善人;然而,富可敌国的胡雪岩,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倾家荡产,仅仅62岁就郁郁而终。一百多年过去了,人们为什么还记得胡雪岩?因为他创办的胡庆余堂还在,因为他修建的大宅子还在,更因为他传奇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思考。胡雪岩的一生,为什么会如此大起大落?他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他失败的教训又在哪里?

胡雪岩失败的若干启示:

一个人,如果想做大事,就千万要记住,你是没有资格犯错的。我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确,犯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有些错却是犯不得的。要想做成别人做不成的事,就要加倍谨慎小心,否则一点差错都可能会变成把柄,一旦被对手抓住,就会被置于死地。也就是一念之差,就断送了胡雪岩一生前程。胡雪岩在替左宗棠办理外国银行贷款的过程中一念之差多报了几分的利差,后来胡雪岩想到这件事情很麻烦,但是他怎么讲?他说我问心无愧,因为阜康钱庄要发展自己的业务,我也不能老是垫钱,所以当初才会动这个脑筋。话虽没错,但是很难有人会接受。赚私人的钱,可以!在商言商,该赚就赚好了。赚政府的钱,小心!任何人动歪脑筋,赚政府的钱,迟早会出问题。这一点,无论是在大清王朝,还是在当今社会都是一样的。胡雪岩一路谨慎,一生的遗憾就在这一件事情上。这种事情后悔有用吗?他说赔,谁要他赔?这本来就不是你的,你拿什么赔。把柄注定是甩不掉的。我们想想看,如果胡雪岩不在利息上灌水,不从中谋私利,后面别人再怎么打击他也都无所谓。人只要没有污点,就不怕被别人打击。可是有了污点,那又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胡雪岩尽心尽力为政府做事,最后自己却栽了个大跟头,这样的结果固然值得同情,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恶之处。完全没有可恶之处的人,不会把自己搞得那么可怜。所以,胡雪岩即便有自己的理由,但是别人不接受,他依然是百口莫辩,只能是自作自受。

成也靠山败也靠山。胡雪岩人生的最高峰,都是他的大靠山左宗棠带给他的;胡雪岩从最高峰的跌落,也是从左宗棠的败落开始的。左宗棠不垮,胡雪岩不会那么快出问题;左宗棠一跨,靠山没有了,胡雪岩孤立无助,问题就出现了。左宗棠为什么会垮?就是因为他的一句话。左宗棠把新疆收回以后,对于清廷功劳是很大的,被封为侯,侯再往上去就是王,清朝规定汉人是不能封王的,所以身为汉人的左宗棠已经被封到顶了。左宗棠调回北京后,当上了军机大臣。东太后突然驾崩,李莲英去给每位要员分发丧礼要穿的麻衣。当送到左宗棠这里时,左宗棠问怎么回事。李莲英告诉他,东太后驾崩了。左宗棠怎么说?他说不应该啊,怎么会这样呢?然后他千不该万不该又说了一句:我昨天看到太后还是好好的!就是这句话,被李鸿章见缝插针地传给了西太后。左宗棠身为军机大臣,又在皇宫里面,讲这种话实在是太不合适了。东太后死了,你说不可能,这什么意思?西太后心里自然会想:你左宗棠认为是我把东太后害死了?于是,慈禧太后一怒之下,找了个理由就把左宗棠调离了北京。一个人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而害死自己,自古以来,这样的教训实在不少。言多语失,无意的一句话,可能会招致意想不到的祸端。所以,说话一定要谨慎。李鸿章一直都想把左宗棠打垮,他的第一目标就是先打垮胡雪岩。

没有在商言商。胡雪岩涉足很多行业,几乎什么行业都赚钱,钱庄很赚钱,茶也赚钱,这些以商业方式运转的行业盈利状况都很好。我们称胡雪岩为商圣也即因此——胡雪岩所有以商业方式运转的项目都盈利。但唯独蚕丝行业,是胡雪岩投入本钱最多,却没有按照商业规律操作的一项业务。用现在的话讲叫:没有在商言商。

自古以来,外国人就很喜欢我们中国的丝绸。鸦片战争以前,各国都是以相对公平的方式在中国进行蚕丝贸易,至今仍有丝绸之路的遗址在见证着那段光辉的历史;1840年以后,各个以文明著称的国度,用枪炮打开清朝的大门,把鸦片送进来之后,就开始为所欲为,大肆掠夺,想拿什么就拿什么。一开始是清朝的银子,后来就发现拿蚕丝回去更好,因为除了鸦片的黑心利润外,蚕丝运回欧洲的贸易利润也相当可观。按说这两头赚钱的生意已是无可挑剔,但是他们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一旦失去了制约,就会肆无忌惮。所以,外国的商人想到要垄断中国的蚕丝贸易,赚取更多的利润。在这种状况下,胡雪岩挺身而出说:这样不行!你们外国人欺负到我们头上了!于是,他联合蚕农,收购蚕丝。外国人四两银子买,胡雪岩出五两,号召大家不要把蚕丝卖给外国人。初期,外国人还可以忍受,因为胡雪岩的收购规模尚小,但随着他投入资金的增多,外国人甚至都买不到足够的丝,供他们国内的工厂开工。收不到蚕丝,外商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此时居然有清朝的官员来告诉洋人,能帮助过英国政府解决蚕丝问题,迟早会让胡雪岩把丝便宜卖给英国商人。居然有这样的官员,可见清廷是多么腐败!

胡雪岩的遗憾:

一个人有了功劳以后就要知道,所有人都在盯着你,并且想办法找出你的软肋来攻击你。此时,似乎只有向后退才是最好的办法。可是往往上台容易下台难,人在有上台之前,都知道提醒自己要有风度,该下台就要下台,但是一旦上到台上,就把什么都忘记了,连台阶在哪里都不知道,又怎么下得去呢?何况,大部分的人根本就不想下去。就像胡雪岩一样,不知道什么叫功成身退。

胡雪岩没有听明白的三句话:

胡雪岩的母亲有一句话经常挂在嘴边:儿子啊,你不要老想着赚钱,你要想一想,赚这么多钱干什么?凭良心讲,这种话只有他母亲才能讲得出来,别人不可能讲得出来。可是,胡雪岩却总是说:妈妈你放心,不会怎么样的。因为他自信地认为,只要自己不背信弃义,不伤天害理,多赚些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道理似乎是没有错,胡雪岩那时所坚守的信义和天理,现在的某些商人也还比不上他。但是胡雪岩还是败在了这句他听了几十年都没有听懂的话上。钱是什么?钱是老天来考验我们的第一关,叫做钱关。很多人一辈子连钱关都过不去,这是很悲哀的事情。因为赚钱绝对不是目的,钱只是人做事的工具。一个人只要把钱当目的,则迟早会死在钱上。一个有智慧的人,不会一味地赚钱,不会为富不仁,他会想自己赚钱是为了什么,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进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样才不会过不了钱关,栽在钱上面。

胡雪岩听明白父亲临终对他讲的话。虽然父亲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就死了,但他父亲讲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将来能够帮我们家把家运振兴起来的大概只有你了。胡雪岩从中听出了父亲的期盼,但却没有明白更深一层的含义。什么含义?就是说你要安分守己,不要太过分。胡雪岩没有听出这层深意,他冲得太厉害了。在事业初创阶段,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胡雪岩和结拜兄弟王有龄创下了让世人瞩目的局面,王有龄当时就很实在地跟他讲:我的心里头实在有一些恐惧,有一些害怕,因为我们太顺利了。然后王有龄讲了一句话,福兮祸之所依。其实也是在提醒胡雪岩,在最顺利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和小心。胡雪岩当时没有听进去,他反而觉得王有龄不够沉着。其实王有龄的担心不无道理,当事情进展太顺利的时候,大家更要格外小心。现在看来,胡雪岩似乎最终也没有真正听明白王有龄的这句话。他只顾着向前冲,却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自己一路走来有什么不妥。这是处在顺境中的人经常犯的错误。

左宗棠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胡雪岩:就算不为功名,也要多读点书。遗憾的是,胡雪岩没有听进去。左宗棠对胡雪岩很依赖,很赏识,也非常感谢。基于以上这三种心理,左宗棠像长辈教育晚辈一样教导胡雪岩。这种教导,贯穿于他们交往的整个过程。左宗棠知道,中国人读书和西方人读书不一样,西方人读书是为了求知识,中国人却不是。中国人认为,与知识相比,道理更重要。所以,中国人认为,读书最重要是为了明白道理。但是也许会有朋友问,那个时代的出版业又不像现在这么发达,读来读去都是那有限的几本书,又有什么好读的呢?其实我们的祖先非常高明,他们把所有的人生哲学都浓缩进了几本经典之中,只要时时去读,一定会有自己想要的答案。虽然书不会变的,可是人的思想会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加而变化,所以,每次读同一本书也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左宗棠很清楚读书明理的道理,所以他多次提醒胡雪岩。但胡雪岩没有领会到这一点,以至后来有些道理他根本想不通。人不是天才,不是天生什么都懂。我们每经一事就要长一智,要从过程当中去体会道理。

胡雪岩的三大缺失:

第一个,胡雪岩缺乏比较远大的期望。胡雪岩都是当朝一品了,还对自己缺乏远大期望?胡雪岩都是大清首富了,还对自己缺乏远大期望?事实的确如此,胡雪岩只是认为自己是一个很会赚钱的商人,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也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做这么大的事情,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在国家的体系中会有那么重的地位。如果他想到过这些,就一定会处处小心谨慎,绝不会败到这种地步。

第二个,胡雪岩不明白政界比商界危险。他曾经跟王有龄讲过一句话:商界跟政界是一样的。不可否认,这两者在某些地方是一样的。但是胡雪岩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告诉他可以从商而不能从政。政治是高度危险的东西,除非你有足够的条件,否则最好不要参与。一个没有受过完整训练的人,一个没有很好背景的人,如果参与了政治,迟早会被斗垮。我们看到了,连左宗棠都很难斗得过李鸿章,更何况胡雪岩呢?胡雪岩凭什么跟李鸿章斗?才两三下,胡雪岩就被斗跨了。

第三个,胡雪岩没有把家里安排好。我们中国人讲,做什么事情都要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什么叫后顾之忧?就是家里面的事情你不必操心。但是胡雪岩家里总是吵吵闹闹,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像以前一样的,静下心来思考,也就没有办法稳稳当当地走完人生路。我们用一句很不客气的话讲,这个他不能埋怨任何人,完全是自作自受。一般人听到自作自受就认为是坏字眼,其实它可以算是一个中性词,成功是自作自受,失败也是自作自受;活得很久是自作自受,很快就死掉也不过是自作自受。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它当作是带有贬义的词汇。每一个人都要了解,天底下只有一条规律——自作自受,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人都没有例外。

胡雪岩成功的原因的还有很多,这里也就不再一一列出。他成功的经验我们需要学习,但其失败的教训却更需要我们用之警醒自己。从表面上看,胡雪岩的失败是由于他库存的丝卖不出去,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抽调不出钱返还官方的钱款,而最终被以李鸿章为首势力拿住把柄上告而被抄家。但我更认为,是他的一意孤行,盲目托大而造成的,是他自己打败了他自己。

现金流断裂:

胡雪岩经营的事业涉及钱庄,典当行,丝行,药店,房地场等多个行业,其钱庄就是其总个集团体系的支撑部门,除药店外其他行当基本上都环环相扣,所以也就在其钱庄出问题后很快全面崩溃。前不久出问题的德隆系的结构,与胡的事业结构就有一定的相似程度。

昨晚在给一个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人介绍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想到了用现金流这个现代词汇。我们先不管电视剧是否存在夸张的成分,从该剧里给出的数据看,胡雪岩在濒临破产的时候,按胡的说话,其总资产近4000万两白银,而其总负债只有800万两,按这种负债率,绝对可以用经营有方来评价。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其库存的原材料(生丝)价值竟达2000万两白银,在李鸿章为首的官方势力和洋人势力的双重打压下,这笔生丝到最后几乎一文不值(虽然说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不正常现象),以至于在谣言四起,钱庄挤兑爆发,再加上其靠山左宗棠自顾不暇、无力救援之后,最终只能被官家以确保国家资财安全之借口抄家。对于生丝这种时间长了会贬值的商品来说,储存价值2000万两白银的货品实在不能说是个明智的选择。

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电视剧中,其典当行,钱庄,丝行的总挡手(相当于这几个公司的总经理)都先后出了问题,都挪用了东家的钱来从事自己的生意。这几个人的能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前面就提到了胡的知人善任,胡的万贯家财也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创造出来,虽说胡是东家,但是相比于东家的财富他们所得的也就太过于微小了,也就产生了心理失衡,这是激励机制的缺失。再有,即使是激励出了问题,但你不干有人会干,换个人就可以了,可是直到最后要破产了才发现这些问题,这就是约束机制的缺失了。对于这种东家与总挡手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或许才能长治久安。

过分介入朝廷内部的势力斗争:

其实可以说这部电视剧还一个主线就是左宗棠与李鸿章的争权斗争,故事也就随着两人势力的此消彼长而展开。胡雪岩过多的参与了这场斗争,以至于最后李鸿章等人认为要除掉左宗棠,必须得先整死胡雪岩。

树大招风,锋芒过露:

胡在成功以后,不断扩建其胡家花园,其出于扩充门面的想法的初衷是没错的。但在当时那个封建等级制度深严的年代,官家建宅与平民建宅是有区别的,其房屋结构和屋顶结构是讲究一些禁忌的。胡雪岩大兴土木,宅第设计采用皇家花园设计,其奢华竟可比恭亲王府,再加上胡在发家后行事张扬,这必然引起一部份人的嫉妒甚至仇视。

一意孤行,盲目托大:

不可否认胡的爱国情结,其以一人之力对抗洋商的勇气更值得钦佩。但换个角度来想,最后由此而引发的牺牲值得吗?为什么不能有理有节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了,然后再等待时机反扑了?在最终崩盘之前,其好友和下属曾多次提醒他资金链已经出现问题,只能尽快抛掉那库存的生丝,而胡只为与洋人斗法而不顾其他,直到最后再也支撑不了这笔庞大的库存而整个体系瞬间瓦解。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成就到达顶点时他的自负也到达了极点,也就为盛极而衰最终成为悲剧埋下了伏笔。前车之鉴阿!

同为晚清名臣,左宗棠为什么搞不过李鸿章?

左宗棠为何不保胡雪岩

晚清时代,左宗棠、李鸿章可谓一时瑜亮。

左宗棠起家于太平天国动乱时期,从浙东杀入,收复杭州,克定湖州,南下追击太平余部,在闽南彻底剿清洪杨之乱。接着挥师西北,克定新疆,西北重入中央管辖。如此大功劳,仅仅封了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呢?拿下苏州,剿杀太平军,后又平定二十年的捻乱,封了一等肃毅侯。

时过境迁,却是淮军成为清政府的武装支柱,在甲午战争之前,整整15年间,李鸿章的私人武装保卫了整个中国华北、东北、长江沿岸。李鸿章也是青云直上,天字第一号大臣!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在京城主政仅仅半年,屁股还没有坐热就走人,放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离开权力中心。政治人物离开了政治中心,就是流放!在1885年最终悲愤逝去。左宗棠原来拥有一支号称“楚军”的军队也渐渐消失在了历史当中,和淮军比,更是天上地下。

功绩上,左宗棠毫不输给李鸿章, 更是压了一筹。

可是在后世影响上,左宗棠在这场斗争中可以说是一败涂地。

左宗棠在收复新疆的那一刻,前景是多么美好,为什么会败给李鸿章呢?

下面,从军权、人事权、财权三方面略作分析。

军权

左宗棠自己曾今指着自己的口袋说,可惜我口袋里没有抚都之才。左宗棠虽然刚出山时募集了五千楚军,是江忠源的余部,后来也一直没有扩张。所以当曾国藩把刘松山的松自营送给左宗棠的时候,左宗棠感激涕零,说这是“嫁女儿啊!”。只是在打金积堡的时候,刘松山阵亡,刘锦堂接任。后来“湖湘子弟漫天山”,左宗棠进了中央,军队和左宗棠就分离了。

李鸿章不一样,李鸿章自从发家后,军队就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掌控。借着上海海关的税和安徽老家的地方团练,李鸿章从一个普通的曾国藩幕僚,一跃成为手握5万重兵的大将!随着湘军裁汰,淮军成为中国的唯一可依靠的军事力量,平捻军后淮军的部署就遍布大江南北,成为事实上的国防力量。后来的袁世凯新军,也是从淮军蜕变出来的。李鸿章一辈子,都没有离开军队,牢牢抓住了军权。

人事权

左宗棠一生独来独往,绝无拉帮结派。《左宗棠与李鸿章之间的政治斗争》记载:“他的僚属中,没有一人担任朝中一、二品的文官,在地方担任督、抚的也很少,且大多没有善终。例如:蒋益沣,任广东巡抚,没多久即被革职;刘典,署陕西巡抚,两年后辞职;刘锦棠,授新疆巡抚,四年后辞职;杨昌浚,陕甘总督任内被革职;魏光焘,闽浙总督任内被革职。只有陶模是个例外,由陕甘总督调任两广总督,最后卒于任所,陶模之所以与他人遭遇不同,跟他是张之洞的门生,而张之洞后来成为朝中重臣有很大的关系。”

反观李鸿章,十个营一字摆开,哪个不是赫赫有名的?

同为晚清名臣,左宗棠为什么搞不过李鸿章?

刘铭传土匪起家,做到了台湾巡抚,在中法战争中保定台湾,基隆大捷都不是吹的。还有张树声张树珊兄弟、郭松林、刘铭传、周盛波周盛传兄弟、程学启(阵亡)、潘鼎新、吴长庆(其门生有袁世凯)、唐殿魁(阵亡)唐定奎兄弟、田履安(阵亡)、丁汝昌、叶志超、聂士成等人所组成的淮系军阀集团。后来更在此基础与模式上出任各州省主要官员,知州、知府、巡抚、都督,逐渐形成北洋军阀,总数多达1300多人。这些人结成的网络,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所以李鸿章哪怕有甲午惨败、庚子之变,还是屹立不倒。

财权

权钱是不分家的。

从势力范围看,左宗棠能够得到的饷银主要是靠浙江交解,后来追击太平天国到了福建,也就顺手拿下了福建这块地盘。可惜这两个省份一个穷、一个遭受兵乱元气大伤,都没钱。于是为了得到广东丰硕的饷银,不得不耍无赖,把太平军驱赶进入广东,逼得郭嵩焘离职,期望自己手下唯一拿得出手的蒋醴丰上台。倒是如愿以偿,结果是望梅止渴,给人做了嫁衣,反而把浙江丢了。后来当陕甘总督的时候,更是穷得叮当响的地方。西征时候,向西方诸国举债,渣打银行这些银行甚至不认陕甘总督的财政还款的方法,要用江南海关的税源做担保。可见左宗棠的窘迫!胡雪岩是左宗棠打下杭州后最大的收获,为左宗棠西征出了甚多力。可惜后来自己判断失误,在蚕丝上亏算上千万两,之后又被上海道台邵小村黑了一把,导致钱庄挤兑,从此一蹶不振。左宗棠也彻底失去了经济支持。更难能可贵的是,左宗棠两袖清风,遗产才两万五千两!

李鸿章,单单“宰相合肥天下瘦”一句话,就知道李鸿章多能捞钱,上海海关每个月就有60万两的收入!这笔钱就是李鸿章起家的本钱。这些钱都被用来购买军火,所以淮军的装备也好过其他军队。后来打下江苏,江苏遭受兵乱没有浙江严重,李鸿章也大大受益。之后整个华北平原,也算是李鸿章的私人钱库。哥哥是两广总督、自己是直隶总督,天下财赋,过半都在李家兄弟手上。再加上真正的红顶商人盛宣怀,包揽洋务运动的大小事宜,更是让李鸿章如虎添翼。

同为晚清名臣,左宗棠为什么搞不过李鸿章?

总结

左宗棠天下大公,一辈子不懂得培植私人势力,结果为国做了偌大贡献,却被排挤出政治中心,在福州郁郁寡终。一辈子的事业,洋务的马尾船政局,被法国人一炮轰没了。苦苦建立的南洋水师,本就不受重视,没有发挥作用。(丢了福州船政局的沈葆桢竟然成了李鸿章的女婿,张爱玲的爷爷,真是莫大的笑话)李鸿章,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做官水平一流,功业与左公不在一个水平,却官运亨通,在政治中心周旋一辈子。

左公脾气不好,甚为执拗自负,当世时候甚惹人厌,却为后世缅怀。李公大风大浪不倒,是个政治家,为同时代人之敬仰,却后世骂名甚多。左公后代诗人、医者辈出。李公直系后世吸大烟、不务正业的多,弟弟的子孙倒经商成了巨贾。二者比较,真是五味杂陈!

左季高和李少奎,两个人的字倒是很像他们一生的故事;只是名字,我觉得李宗棠、左鸿章更符合各人的写照。

相关文章
宋朝皇帝能力排名
宋朝皇帝能力排名

历史上宋朝经济、文化以及科技,都达到了空前高度发展的繁荣景象,那么在其统治....

芈月与秦始皇的关系图
芈月与秦始皇的关系图

芈月与秦始皇的关系图导语:看了芈月传之后,笔者感慨秦灭六国原来不是一朝一夕....

中国儿童经典故事大全
中国儿童经典故事大全

小孩子在启蒙教育的时候,给他将一些简单的故事就行了。其中我们有很多经典故....

世界不承认元朝是中国
世界不承认元朝是中国

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在史学家眼里一直是很有争议....

清朝最恐怖的老照片
清朝最恐怖的老照片

相信很多爱看清宫剧的小伙伴,对清朝生活的富丽堂皇和奢侈程度,十分向往和追求....